第三课 波斯皇后以斯帖
本课主要经文:以斯帖记三章七节至四章十七节
一、身家背景:
1.
以斯帖(Esther)是波斯名,意为“星”(亦可能由巴比伦女神 Ishtar 之名而来);其希伯来名为哈大沙(Hadassah),植物“桃金娘”或“媚桃”(Myrtle)之意。2.
以斯帖是犹太孤女,便雅悯支派人,犹大国王耶哥尼雅(又叫约雅斤,王下廿四8-16;代下卅六9、10)被掳时(597BC),被掳之民便雅悯支派末底改(Mordecai)的表妹及义女。3.
以斯帖的父母并未在古列王许可犹太人回国时(538BC)离开波斯,以斯帖一直住在波斯首都书珊城。
二、时代背景:
1.
亚哈随鲁王(Ahasuerus,于486-465BC为波斯王)是波斯原名之希伯来译法,历史上用其希腊名,称为薛西一世(Xerxes I)。他以冲动莽撞闻名,由其废王后瓦实提之事可看出。2.
波斯帝国版图由印度至非洲伊索匹亚,但亚哈随鲁王盼望完成他父王大利乌王的遗志──征服希腊,却在490BC马拉松之役惨败于希腊。以斯帖记第一章的筵席,可能是战前的策略性会议。3.
根据历史记载,亚哈随鲁王攻希腊之役先胜后败,陆军海军陆续失败,478BC撤退返回波斯,致力内部建设,至465BC被弑。其子亚达薛西一世(应为王后瓦实提所生)继位四十年(465-425BC),以斯拉、尼希米皆在他执政期间返回犹大。波斯帝国于331BC亡于希腊亚历山大大帝。4.
王后瓦实提在亚哈随鲁王远征希腊之前(484 / 483BC)被废。以斯帖在亚哈随鲁王远征希腊失败返国之后(479 / 478BC)被立为后。5.
以斯帖记的时代在第一次所罗巴伯回归和第二次以斯拉回归之间,当时住在波斯的犹太人可能有数百万人,而回归犹大地的犹太人只有五万。6.
以斯帖的时代为波斯帝国强盛时期,亦为雅典联盟成立(478BC)、希腊之古典全盛时期。罗马是共和时期(509-27BC),中国是周朝的春秋时代(771-403BC),约在孔子(551-479BC)与苏格拉底(469-399BC)前后。
三、关系人物(横切面):
1.
亲人:父(亚比孩,斯二15,九29)母早逝,由表兄末底改抚养长大(斯二7),收为义女。2.
关键人物:波斯王亚哈随鲁王,前王后瓦实提Vashti(希腊名亚美斯提丝,是亚达薛西一世之母后)。3.
仇敌:哈曼 Haman 是亚甲族哈米大他之子(斯三1),哈曼之妻细利斯(斯五10,14),朋友、智慧人(斯五10,14,六13)及十个儿子(斯九7-10)。4.
太监:米户幔等(斯一10),希该、沙甲(掌管宫女,斯二3,14),辟探、提列(图谋害王被末底改检举,斯二21),哈他革(伺候以斯帖,斯四5),哈波拿(伺候王,斯七9)。5.
大臣:米母干等(斯一14,16-21)。
四、一生主要事迹(纵切面)依时间来分:
1.
童年:出身于波斯国被掳之犹太民众中,自幼父母双亡,在表兄末底改家中成长。2.
原王后瓦实提被废于亚哈随鲁王三年(482BC)。再选后妃时以斯帖入选,经一年预备后正式选中,于亚哈随鲁王七年十月(478BC)受封为皇后。3.
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474BC五、六月)哈曼因恨末底改,定计请得王令要在十二月十三日(473BC三月七日)杀害所有犹太人。4.
犹太人极度惊慌,末底改要以斯帖代求王命,以斯帖要末底改及犹太人禁食三日,才去见王。又两度设筵邀王与哈曼,其间王因听见过去末底改揭发谋刺王命阴谋,定意高举末底改。5.
在第二次筵席中,以斯帖求王命准许犹太人反抗仇敌蒙准,哈曼一家被处极刑。6.
王于三月廿三日下新令,准许犹太人在十二月十三日报仇,共杀仇敌约七万五千人。
五、观察本课经文之主要史实:以斯帖冒死见王
1.
哈曼因他与末底改的私仇,定意要加害所有犹太人。正如犹太人要害耶稣得假手罗马巡抚彼拉多,哈曼必须说服亚哈随鲁王,认为犹太人散居全国,不同于万民,不守王律,留之无益,灭之可也。另外哈曼愿意捐一万他连得银子入王库(约为波斯全年岁入之三分之二)。2.
王同意哈曼所求,正月13日传旨于全国各省,于11个月后(12月13日)执行此灭族令。3.
各处犹太人极度哀痛,披麻蒙灰,撕裂衣服,末底改到宫前要找以斯帖。因其身穿麻衣不能入宫,他和以斯帖的沟通都是透过太监哈他革。4.
末底改告诉以斯帖,哈曼与他有私人过节,却请王命要灭全族,嘱以斯帖见王,为百姓恳求。以斯帖先有怯意,因王命若未蒙召见王,会被治死,而王已三十日未召以斯帖了。5.
末底改提醒以斯帖,若闭口不言,犹太人也必得救,她全家却要灭亡。她得王后位份是为现今机会。以斯帖以慷慨赴死的决心,嘱咐末底改要犹太人为她禁食祷告三昼夜,终于完成使命。
六、解释:
1.
以斯帖记和雅歌为圣经中没有提到“神”名号的两卷书,但内容充满对神的敬虔与神的保守。本课史实中虽然没有使用“神”字,但清楚看到神在掌权。2.
历史中以色列族多次有灭种的危险,从旧约的埃及法老王、亚玛力人,后来的亚述、巴比伦,一直到新约时的罗马,近代的德国纳粹党、回教世界阿拉伯国家等。此次哈曼所安排的王令,是旧约时代最后一次大规模除灭犹太人的行动。犹太人的普珥日 Purim (犹太历亚达月13-14日)即为记念此事件中神的保守。3.
亚甲族哈米大他之子哈曼可能是亚玛力王亚甲(撒上十五20)的后裔。神曾命令以色列人必世世代代与亚玛力人争战(出十七16),且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涂抹(申廿五19)。哈曼与末底改的结怨,几乎影响以色列人灭种,背后应有属灵争战的意义。此处是圣经中最后一次提及亚玛力人。4.
以斯帖是一个弱女子,却能在适当的时机(the right time),用适当的地位(the right position),以适当的方法(the right way),做适当的事(the right thing)。
七、归纳与应用:事奉者的功课
1.
你我能否从今天世上的苦难中,看到属灵层次的功课?每位事奉者应在环境的危险与苦难中认清仇敌的攻击,相信且倚靠神的保守。事奉者更应像以斯帖勇敢地接受神的呼召与使命,承担起该负的责任,甚至牺牲也不退却。2.
当教会或同胞有难处时,你我有何责任与挑战?神的呼召与使命,往往落实在保护神的百姓,免受仇敌的攻击上。3.
你我有哪些世上的身分与地位,也是神所赐的,在机会来临时可以为神所用?为了拯救神的百姓,神往往会预备拣选一些人,先赐给他们有利的身分与地位,将来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与角度,参与救恩的计划与神国度的建立。今天,神也给你这样的位份吗?4.
为神所用的人(如以斯帖、末底改),必定要承担危险与压力,最后得到奖赏。恶人(如哈曼)虽抵挡神,逼迫神的百姓,至终必失败灭亡。今日神有时也用世上有权势之人(如亚哈随鲁王),考验神的百姓,也带来神儿女的解救。5.
神拣选的人,逃避神给的责任时,会有什么后果?神的旨意仍然成就,神的国度仍必建立,神的儿女必蒙救赎,但逃避者必受亏损。
■
作业(讨论题目):一
. 以斯帖记中虽未提到“神”字,请在其中找出神的踪迹和工作。二
. 圣经中除了以斯帖外,还有哪些女子在以色列人遭遇危机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