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

 

 

 

 

『系统查经』

课程

教师手册

 

 

 

 

 

编著:丹尼斯·莫克

中文版:1998年


 

罗马书

14周学习课程)

 

课程

    

经文章节

背景

 

 

1

 引言

 对保罗的呼召,愿望和信心

1117

2

对不敬虔定罪

11832

3

对道德的说教者定罪

2116

4

对犹太人的定罪

21738

5

对所有人的定罪

3931

6

亚伯拉罕因信称义

4125

7

阐述称义

5121

8

从罪的奴役中得释放

6123

9

信徒与罪的斗争

7125

10

靠圣灵自由地得生

8117

11

在荣耀神的过程中实现成圣

81839

12

被神拣选的以色列

9129

13

以色列现在被弃绝

9301021

14

神目前弃绝以色列

应许将来恢复以色列

11136

15

与神和教会之间更新的生活

1218

16

与他人的关系

1291314

17

有争议的问题/灰色地带

14123

18

跟随基督的榜样

15113

19

尾声[保罗的目标、计划和祷告]

151433

20

尾声[保罗个人的问安、劝告和祝福]

16127


教导重点:                       介绍

 

按照学生手册上的介绍,把重点放在罗马大道和指导研经题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他们将从罗马书中学到什么。
教导重点:                       第一课

 

经文:   罗马书1117

 

金句: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主题:   前言

          保罗的呼召,问候,信任

 

重点:   以福音为耻?

 

主旨:  当我们全面地了解福音的大能,我们绝不会再以福音为耻。

 

我们不应以福音为耻,因为:

 

一.  它源于神

 

我在他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事奉的神…”

 

注意:    救恩全部是出于神的。(见路182627

 

二.  它对于救恩是足够的

 

这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116

 

注意:   福音承继了“属灵的能力”,使救恩成为可能。

三.  给我们提供了神的义

 

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117

 

注意:    义是人所缺少与神保持正确关系的,也是基督送给那些相信的人。

 

四.  它使我们因信得救

 

       “…要救一切相信的…”(罗116

 

       “…义人必因信得生。”(哈24

 

注意:  信心是救恩的管道,人只有相信基督才能得救。

           

结论:    抵挡、耻笑或冷淡不应成为我们拒绝或不主动传福音的借口──福音是使人归回到神面前并避免由罪而来的惩罚的唯一道路。

           你以福音为耻吗?


教导重点:                       第二课

 

经文:   罗马书11832

 

金句:  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125

 

主题:   对不义之人的审判

 

重点:   行动的无神论

 

主旨:  罪的本质是独立于神而活(即:就象神不存在一样──见诗141)。

 

背景    不虔的人(主要是未得救的外邦人)站在被神审判的位置上,因为:

                     阻挡真理(18

                     弃绝神的自然启示(1920

                     不义的生活(2127

                     故意不认识神(2832

               这也同样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的无神论者或怀疑论者对今天的基督徒的指控。让我来分析一下“独立于神而活”的错误。

 

一.  阻挡真理

当我们没有让内住的基督通过我们彰显神的荣耀,我们阻挡了真理(见林后412

 

 

二.  弃绝神的自然启示

当我们因神

看不见的属性

神的永能

神性

这些我们在周围每天都能看到的一切,而没有赞美神、感谢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在弃绝神的启示,因为我们没有在敬拜和赞美中回应神。

 

三.  不义的生活

当我们没有“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交战的”(彼前211),没有因为神是圣洁的而“在一切行为上圣洁”,我们就把神的真理当作是虚谎的。另外,当我们花费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是为了敬拜和事奉自己,而不是神的时候,我们就犯了拜偶像的罪。

 

四.  故意不认识神

当我们没有依靠神和圣灵的能力,实际上,我们不再认识神,我们犯了骄傲、自大、侮慢的罪。

 

结论:    一个信徒仍会行走在黑暗里,过一种不感谢神。不荣耀神的生活(见林前313;约一1510)。

                     但愿不是如此!


教导重点:                       第三课

 

经文:   罗马书2116

 

金句:  凡没有律法犯了罪的,也必不按律法灭亡;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也必按律法受审判。”(罗212

 

主题:   对道德主义者的审判

 

重点:   好行为不能称义

 

主旨:  守律法(有道德)不能使人在神面前称义。

 

那些试图用好行为被神接纳的人,必须面对和经过神所给的试炼。

 

一.  他自己失败的事实

 

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21

 

注意:    道德主义者论断别人并与他人的失败和短处相比,试图以此来“自以为义”。殊不知,事实上,他漠视他犯了论断别人的同样的罪(见太715)。

 

二.  无偏见地审判他自己的行为

 

       他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26

       因为神不偏待人。”(211

 

注意:  神没有把我们相对的义与其他人的比较,而是与他自己的义来比较。这是衡量的标准(见罗1441012)。根据神的标准,没有人可以站立得住(见各2813)。

 

三. 由基督所揭示人的“动机”的试炼

 

         原来在神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213

 

         就在神藉着耶稣基督审判人隐秘事的日子,照着我的福音所言。”(216

 

注意:  基督会揭示一个人内心的真实状态,显示人为什么会回应或不回应神关于良心的自然律法和神所启示的话语。(见林前435

 

结论:    在完美的神面前,人的行为都不够好来使自己称义(证明他自己的义)。

           那些想靠守律法得救恩的人不仅要知道律法,而且必须完完全全地守律法,当我们做不到时,律法就定了我们的罪。


教导重点:                       第四课

 

经文:   罗马书21738

 

金句:  你指着律法夸口,自己倒犯律法,玷污神吗?”(223

 

            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229

 

            即便有不信的,这有何妨呢?难道他们的不信,就废掉了神的信吗?”(33

 

主题:   对犹太人的审判

 

重点:   律法不能称义

 

主旨:  在神面前,人依靠宗教规条、传统、礼仪不能称义。

 

正如今天许多的犹太人,他们认为宗教可以使他们在神面前称义。那些没有得救的宗教徒的不信会反映在他们对以下几点的依靠上:

 

一.  宗教规条:

 

你指着律法夸口,自己倒犯律法,玷污神吗?”(223

 

注意:    因为假冒伪善,依靠律法只会带来审判。因为我们所行的与我们所说的不一致。

. 宗教礼仪

 

所以那未受割礼的,若遵守律法的条例,他虽然未受割礼,岂不算是有割礼吗?”(226

 

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229

 

注意:    割礼和其他的宗教礼仪一样,只是外在的,不能使人在神面前称义。只有发自内心的敬拜才是有意义的。

 

.  宗教传统

 

你称为犹太人,有倚靠律法,且指着神夸口”(217

 

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229

 

注意:  生为犹太人或出生在基督徒的家庭不能使人在神面前称义。

           一个真正的犹太人(即神的儿女)是信靠神,并且经过圣灵改变的人。一个犹太人(来自犹大──“赞美”)是在基督里操练信心,并且只是为了得神的喜悦,而不是人的。

 

结论:   根据最后的分析,对犹太人的审判是因为他们的不信

(见338,他们倚靠宗教多于倚靠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相信神的启示,但不相信所显明的神

教导重点:                       第五课

 

经文:   罗马书3931

 

金句: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323

 

               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322

 

主题:   对世人的审判

 

重点:   坏消息──人的问题(罪)

              好消息──神的预备(称义)

 

主旨:  人是罪人是坏消息,神的救恩是好消息。

 

一.  坏消息:人的问题──罪[不义的表现]

1.       世人都犯了罪

 

“…人都在罪恶之下。”(39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310

 

2.       世人因罪的缘故都伏在神的审判之下。(319

3.       世人妄图离开神而得到义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320

4.       罪使人与神隔绝(赛5912;见罗11832

 

注意: 人不可能足够好或做的足够好在圣洁公义的神与不义罪恶的人之间架起桥梁(见赛5912)。

 

二.  好消息:神提供的救恩[称义──义的宣告]

 

         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322

 

1.       称义是我所有相信的人预备的。(322

2.       称义是一件“神的恩典的礼物“。(324

3.       称义是可能的,因为基督的宝血洗净了人的罪,担当了神的惩罚。(32426

4.       称义只有通过信心才是合宜的。(32830

 

注意:  称义=是神对那些因信倚靠基督、基督的宝血偿清了他们的罪债的人,宣告他们为义。

 

结论:    人的不义(罪)只能被神恩典的礼物──基督的宝血洗净。

                     人只有两个选择:

                     拒绝:不信神救恩的预备和神自己为世人的罪所付出的代价。

                     接受:相信神救恩的预备和他已经通过基督付出的罪的代价。


教导重点:                       第六课

 

经文:   罗马书4125

 

金句:  经上说什么呢?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43

 

               所以是本乎信,因此就属乎恩,叫应许定然归给一切后裔;不但归给那属乎律法的,也归给那效法亚伯拉罕之信的。”(416

 

               也是为我们将来得算为义之人写的,就是我们这信神使我们的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人。”(424

 

主题:   亚伯拉罕的义

 

重点:   恩典和信心

 

主旨: 救恩的预备是神的恩典,而且靠着信心得到。

 

恩典是基于:

 

一.  神的恩典

 

“…因此就属乎恩…”(416

 

“作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445

 

注意:    因为恩典不是应得的,也不是靠努力得到的,所以救恩是神的一件礼物。因此没有人能够凭行为得到或在神面前夸口(见弗2810)。

 

二.  神的应许

 

         因为神应许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义。”(413

 

         并且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420

 

注意:  救恩扎根于对全世界属灵的祝福,通过亚伯拉罕一脉相传(见创123;加31620),不是在律法下的表现。

           

. 神的能力

 

神叫死人复活…”(417

 

且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作成。”(421

 

注意: 神的能力是救恩的确据。

 

. 神在基督里的预备

 

   “…神使我们的主耶稣从死里复活…”(424

 

      “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425

 

注意:  十字架付清了罪的工价;复活打破了罪的权势。

 

结论:    救恩是神提供的,人只有信靠神,才能得到神的救恩,而不是依靠行为、律法、礼仪──“那些信靠他的人”(424)──神的义就在他们身上。人必须相信什么才能得救呢?

£¨1£©基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425

£¨2£©基督的肉身从死里复活425

“…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

 

              [ 见罗10813;林前1514]


教导重点:                       第七课

 

经文:   罗马书5121

 

金句: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51

 

               “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罗518

 

主题:   称义详释

 

重点:   称义的祝福

 

主旨: 基督是我们称义的有效途径,救恩是永恒的结果。

 

一.  因信称义的结果5111

1.       与神相和51

 

注意:    我们不再是神的仇敌,而是朋友。

 

2.       接近神(52

 

注意: 基督是我们的大祭司,为 我们开辟了进入神恩典的路。

 

3.       在神里的盼望535

 

注意:  我们能满怀信心地相信神赐给我们永生,且使我们能够在属地的生活试炼中成熟。

 

4.       与神和好5611

 

注意:  基督的宝血使我们与神有正确的关系。

 

      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510

 

二.  因信称义的原因581221

 

1.       神的爱激励他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58

 

注意: 神爱世人…(约316

 

2.       罪和死的律使人无能为力

 

        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56

           

注意:  无法解决罪的问题。

 

3.        亚当的罪的遗传在十字架上扭转了过来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512

      

(1)     亚当越轨和悖逆的举动给全人类带来了罪和死亡的审判(518)。

(2)     基督的顺服和义的举动──为我们死,给一切相信他的人带来了生命上的称义(518)。

 

注意:  第二个亚当──基督扭转了第一个亚当引起的罪和死的咒诅。亚当的不顺服带来了死亡,基督的顺服带来了生命。

 

结论:    为什么当神因着基督的死白白赐给世人因信称义的礼物时,一些人仍留在罪和死的审判之下?


教导重点:                       第八课

 

经文:   罗马书6123

 

金句:    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66

 

               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61112

 

主题:   从罪的权柄下得自由

 

重点:   你不再必须犯罪!

 

主旨:  当一个信徒犯罪,那是因为他选择去犯罪──而不是因为他不得不去犯罪!

 

一.  信徒已从罪的权势下得自由

 

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667

 

注意:    通过基督的死和复活的确据,所有的信徒已从罪的权势下解放出来。一个信徒的“老我”没有被摧毁,而是与罪的权势分离了。

 

二.  信徒必须因信知道且确认他们已从罪的权势下得释放

1.       知道真理

因为知道…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66

 

2.       承认它的真实性

        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611

 

注意:  信徒必须凭信心承认从罪里得释放的教义真理。

 

. 信徒必须选择是顺从神和公义,还是罪和不义

               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象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61213

 

注意:  神已经为我们预备了胜过罪的得胜的道路,但是,他让我们自己选择和承担后果:

           不要让罪掌权”,或者

           义作王”

 

结论:    一个信徒犯罪,那是因为他选择去犯罪,而不是因为他不得不去犯罪。

           非信徒是在“罪死”,而且是在罪的权势下──他禁不住要犯罪。在律法下,罪是主人,罪在增加。

           信徒“向罪已是死了”,不再在罪的权势下──他现在有不犯罪的能力。在恩典下,罪不再是主人,罪在减少。恩典不只是救恩中神不计行为的恩待,也是成圣中神所赐的胜过罪的能力。

           知道──真理

承认──真理会变成现实

选择──顺从真理

教导重点:                       第九课

 

经文:   罗马书7125

 

金句:  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723

 

主题:   信徒与罪的挣扎

 

重点:   罪性(罪的律)

        新的灵性(神的律)

 

主旨:  为了战胜内在的罪,信徒必须首先认识到真正的敌人和他自己的不足。

 

一.  信徒的仇敌是他旧的罪性

“…住在我里头的罪”(717

“…住在我里头的罪”(720

“…有恶与我同在的律”(721

“…那肢体中犯罪的律”(723

 

注意:    不管你如何称呼它,旧的罪性并没有被摧毁──我们只是现在所处的地位摆脱了罪的权势(罗6)。认识到这个事实对我们最终取得胜利是很有帮助的。旧的罪性在我们得救时被消灭了,是一个误解──只有罪的权势被打破了。

                     保罗意识到问题是住在我们里面的罪的律。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敌人。

 

 

二.  信徒自己控制罪性的能力是不足够的

因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715

 

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718

 

注意:  保罗战胜住在他里面的罪的愿望是不够的,他意识到没有基督的帮助,一定会输掉这争战。

 

   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724

 

   感谢神!靠这我们的主耶稣基督。”(725上)

           

结论:    取得胜利的第一个步骤是:

(1)    认识真正的敌人(旧的罪性──罪的律)

(2)    明白我们靠着自己的力量不能取胜

正如一个非信徒,直到他意识到自己是失丧的,他才能得救。所以信徒直到他知道这场争战是毫无希望的,他才可能战胜他生命里的罪

不要泄气,罗马书第8章里有答案。
教导重点:                       第十课

 

经文:   罗马书8117

 

金句:  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84

 

主题:   活在圣灵里的自由

 

重点:   在圣灵的能力里行走

 

主旨:  心志决定信徒结什么样的果子。

 

一.  体贴肉体(罪性,自己的力量)

 

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输掉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属肉体的人不能得输掉喜欢。”(878

 

1.       产生属肉体的果子868

(1)   死(灵性与神隔绝)

(2)   敌视神

(3)   不顺服神

(4)   罪里的生命不能得神的喜悦

2.       未得救之人的形象

(1)    在罪的奴役之下(815

(2)    在罪和死的律法之下(82

(3)    顺从自己(812

 

 

二.  体贴圣灵(新的本性,顺从圣灵)

若靠着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813下-14

 

1.       产生属灵的果子

(1)    生命和平安(86

(2)    与神为友

(3)    顺服神

(4)    从罪中得自由的生命,取悦神(813

2.       得救的、成熟的“神的儿女”的形象

(1)    享受儿女的名分(815

(2)    在实际生活中,从罪和死的权势中解放出来(824

(3)    顺从圣灵(814

 

结论:    信徒自己选择是靠着肉体的力量生活,产生属肉体的果子;还是在圣灵的大能下生活,结出取悦神属灵的(公义的)果子。


教导重点:                       第十一课

 

经文:   罗马书81839

 

金句:  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824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828

 

主题:   在荣耀中成圣

 

重点:   盼望使我们能够忍耐

 

主旨:  知道神对我们的永恒的计划,能使我们在困境中不致失去盼望。

 

信徒在生命的苦难中,能够有在神里面的盼望(信心、信任),如果他:

 

一.  从永恒角度来看

 

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818

 

注意:    神正在实施他对所有的造物(82021)和我们在世的身体的救赎计划(823)。持有这种永恒的观念会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见林后41618)。

 

 

二.  依靠圣灵的帮助

况且我们的软弱有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鉴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因为灵照着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82627

 

注意:  依靠圣灵,我们需要承认我们的软弱,甚至我们都不能作应该的祷告。

 

. 认识到神的目的是得荣耀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82830

             

注意:  神对信徒的目的是得荣耀(效法基督的模样)。神使信徒生命中所有的事情,不论好坏,都服从于这个目的。

 

. 记住在基督里神是永恒的保障

 

     …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839

           

注意:  关于永恒保障的知识是信徒得安慰的一大源泉。神为了履行他对我们爱的契约,“舍了他自己的儿子”。永恒的保障是事实,确据是因这个事实而充满信心。

 

结论:    神已经竭尽全力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在他里面有盼望。当生活给我们沉重打击时,我们需要想起我们信靠的神──因为我们

 

               靠着爱我们的主,在一切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837


教导重点:                       第十二课

 

经文:   罗马书9129

 

金句: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神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91416

 

主题:   神对以色列的拣选

 

重点:   救恩是神的主权

 

主旨:  主权的神的怜悯是我们救恩的基础,不是罪人的功绩。

 

一.  救恩主权的拣选不是基于罪人的功绩

1.       不在于有特权的地位

 

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阿们!这不是说神的话落了空,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惟独‘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947

 

注意:    生为犹太人或被神特别地祝福,并不能保证得救。

 

 

2.       不在于个人的功绩

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911

 

注意:  我们所做的,无论好坏,都不会为我们嬴得救恩(见96

 

二.  救恩主权的拣选在于主权的神的怜悯

1.       基于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

 

        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神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为后裔。”(98

              (见创123;加316)

 

2.       自由地拣选是神的特权

 

        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915

           

        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921

 

注意:  受造物无权猜疑造物主,或控告他的不公平,人挣不来救恩,也不配得救恩。

 

. 救恩主权的拣选是赞美神的原因

              

      倘若神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这就是我们被神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这有什么不可呢?”(92224

 

注意:  我们应该赞美神,因他拯救我们,而不是抱怨那些因拣选仍站在罪的审判之下的人。

 

结论:   在神的怜悯的主权拣选中得安息,信靠他是公平的。赞美神因为我们没有受到应受的(忿怒)。让神成为神!
教导重点:                       第十三课

 

经文:   罗马书9301021

 

金句:  他到底怎么说呢?他说:‘这道离你不远,正在你口里,在你心里。’就是我们所传信主的道。”(108

 

               “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1017

 

主题:   以色列现在对神的拒绝

 

重点:   人应该回应神的启示

 

主旨:  未得救的人必须因信得着救恩;得救的人必须因信宣告救恩。

 

一.  未得救的人必须因信得着救恩

 

经上说:‘凡信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101113

 

1.       心里相信神使耶稣从死里复活。

2.       口里承认耶稣是神。

 

注意: 任何人只有通过信心才能得到在神里面的正确地位。未得救的人的责任是以信心回应神的启示。善行、律法个人的功绩都不起作用。

二.  得救的人必须因信宣告救恩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罗101415

 

         “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1017

 

注意:  神持续不断地使用人作为向世人启示他的义的渠道。

        得救的人的责任是顺从神的命令宣告信心的话语(徒18;路244549;太281820;林后51821)。

 

结论:   通向神的唯一的道路是“因信称义”。
教导重点:                       第十四课

 

经文:   罗马书11136

 

金句:  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1129

 

“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

        他的判断何其难测;

        他的踪迹何其难寻!

    ‘谁知道主的心?

谁作过他的谋士呢?’

    ‘谁是先给了他,

使他后来偿还呢?’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

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113336

 

主题:   神现在弃绝以色列人及应许将来恢复以色列

 

重点:   让神是神

 

主旨:  以信心接受我们没有完全明白的,我们所做的也凭信心行出来。

 

对于圣经中我们没有完全明白、理解的部分,一个信徒合宜的反应应当是:

 

一.  在敬拜和赞美中认识神是神

 

“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

        他的判断何其难测;

        他的踪迹何其难寻!”(1133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

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1136

 

注意:    神无限的智慧和知识对有限的人来说是太难以理解。他的道路和判断我们不能完全了解。

 

二.  接受事实

1.       神不需要人的意见

 

       谁知道主的心?

谁作过他的谋士呢?”(1134

             

2.       神不欠人──连解释都没有必要

 

    谁是先给了他,

使他后来偿还呢? ”(1135

 

注意:  有限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力质问神。让神是神!

 

3.        神在圣经中所揭示的一些真理是不能被人有限的思维所理解的。

(1)   神的预知(112

(2)   神在以色列中拣选相信的余数,使剩下的硬心(117

(3)   神通过犹太人的不信,给外邦人带来救恩(111112

(4)   在神的橄榄树上,犹太人和外邦人是一样的(1117

(5)   使犹太人部分的、暂时的硬心(1125

(6)   外邦人的数目满了(1125

(7)   以色列全家得救(1126

(8)   神不可逆转的呼召(救恩的拣选)(1129

(9)   慈爱的神拯救包括我们在内的不顺从的人(113032

              

注意:  不是我不理解的事情搅扰我,而是我理解的事情搅扰我。

 

结论: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2929

 

                     我们必须因着信心接受圣经中我们不能理解的部分,而且因着信心行出我们所做的!!拣选是神的责任,传福音是我们的责任。

           让神是神!


教导重点:                       第十五课

 

经文:   罗马书1218

 

金句: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121

 

主题:   与神和教会之间更新的生活

 

重点:   对神的慈爱的回应:奉献与事奉

 

主旨:  奉献与事奉应当成为一位真正体验到神的慈悲的信徒的生命的特征。

 

信徒对神“慈悲”的合宜的回应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把自己献给神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121

 

注意:    神不想要我们所拥有的──神想要我们(见徒2723;林后835)。“他们先把自己献给神。”

 

二.  从世界的生活方式中分离出来127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122

注意:  当我们让圣灵通过神的话语更新我们的心意的时候,我们不再认同世界的生活方式,我们会改变。

           

. 在与他人相处时,正确看待自己(1235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123

 

注意:  谦卑是我们从神和他人的角度上看自己,如同神看待我们那样。我们在神眼前是同等宝贵的,只是有不同的功用。

 

. 无私地使用属灵的恩赐(1268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126

 

注意:  属灵的恩赐是“神所赐的事奉能力”,应当靠神的力量使用来荣耀神和彼此服事。作为恩赐的管家,我们必须使用它们来建立基督的身体──为事工造就和装备(见彼前41011)。

 

结论:    作为一名因神的恩典而得救的信徒,我们是否通过事奉神和他人合宜地回应了神的怜悯?

 

 


教导重点:                       第十六课

 

经文:   罗马书1291314

 

金句: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138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1314

 

主题:   与他人的关系

 

重点:   披戴主耶稣基督

 

主旨:  正在改变的信徒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用圣洁的生活体现神的公义。

 

信徒通过爱他人和服事他人来爱神和服事神

 

一.  服事、无私地爱其他信徒12913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1210

 

注意:    圣约的爱是寻求帮助他人,并且献身于服事他人。

 

.  寻求成为黑暗中的光(121421

 

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1221

 

注意:  在黑暗的世界中作光会将非信徒引向耶稣基督(见彼前121112)。

 

.  顺服掌权者(1317

 

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服从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131

 

注意:  作为见证,我们需要顺服掌权者,因为我们知道(惩恶扬善)神使用一切的掌权者来达成他的旨意。抗拒掌权者就是与神为敌!(见彼前21317

 

. 活出爱(13810

 

       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成全了律法。”(1310

 

注意:  一个信徒唯一需要不断偿还的债就是要爱人如己,这样,就成全了神的律法。

 

. 使自己成圣,过圣洁的生活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1310

 

1.       把自己从罪中隔离出来

 

  行事为人要端正,好象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1313

 

2.       把自己归入基督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1314

结论:    对神的奉献不是抽象的,而是要在公义的生活中具体地显明出来。你不可能不爱他人,不事奉他人,却能爱神和事奉神。


教导重点:                       第十七课

 

经文:   罗马书14123

 

金句:  “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1417

 

主题:   关于有争议的事情

 

重点:   在有争议事情上的自由

 

主旨:  在有争议的事情上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无限制地去作我们高兴作的事情,而是指对基督和他人的无私的爱和服事。

 

在有争议的事情上,一个信徒──

 

一.  没有自由

1.       因为个人的观点,抵挡其他的信徒

 

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情。”(141

 

注意:    如果我们因为一个信徒的观点而“轻看”他,我们就是在拒绝基督没有拒绝的人。

 

2.       论断其他信徒

 

 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1410

这样看来,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1412

 

注意:  论断意味着因个人的信仰或行为尖刻地批评指责他人。只有权柄高于他人的人才有权利论断。我们只被基督论断,而不是其他信徒。

 

3.       妨碍“信心软弱”的人的属灵的成长

 

 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1413

 

注意:  当我们因我们的态度和行为(“绊脚石”)使一个信徒陷入罪中,或者因我们做或不做一件事而阻碍了他属灵的成长,我们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1415)。

 

二.  有自由

1.       在有争议的事情上自己决定

 

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145    

             

注意:  我们应当按个人的信心和清白的良心在有争议的事情上做决定。

 

2.       决定何时不行使自己的自由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1415 

注意: “爱”会促使一个信徒不使用他在基督里的权力,当这件事会给其他信徒带来问题。

 

3.        献身于事奉基督和造就信徒

 

      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在这几样上服事基督的,就为神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141719

 

注意:  在基督里的自由是用来建立,而不是“因食物毁坏神的工程。”(1420

 

结论:    为着基督和其他信徒的缘故,我们必须明智地行使在有争议的事情上的自由。是爱而不是自由来指引我们!仅仅因为一些事情是可以做或合法的,并不意味着是明智的和有益的。(见林前61213102111


教导重点:                       第十八课

 

经文:   罗马书15113

 

金句:  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于神。”(157

 

主题:   效法基督的榜样

 

重点:   在基督里彼此接纳

 

主旨:  既然基督按着我们的本相接纳了我们,我们没有权力因为其他信徒的的灵命或他们是谁而拒绝接纳他们。

 

我们必须接纳其他信徒,因为

 

一.  圣经的劝告

 

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1512

 

注意:    我们需要在信心上建立其他信徒,而不是责骂他们的传统或是灵命上的不成熟。

 

二.  基督的榜样

 

         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如经上所记:‘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153

 

注意:  基督宁可付上羞辱的代价也愿意先为他人的好处取悦他们,胜过让自己高兴。十字架就是一个榜样──基督为了拯救他人舍了自己的性命。

 

. 圣经的启发

 

      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154

             

注意:  圣经教导、鼓励、启发、装备我们过公义的生活(见提后31517

 

. 被基督围绕的信徒

 

    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于神。”(157

           

注意:  既然基督接纳了我们,我们应当接纳别人。

 

结论:    当我们因为其他信徒的身份或相对而言不成熟的灵命而不接纳他们,神没有被荣耀。基督的国度也没有被拓展。基督接纳所有因着信心相信他的人,不管

                     他们做过什么

                     他们的相貌

                     他们有什么

                     他们认识谁

                     他们从哪里来

                     他们有多么不成熟。

               我们能不这样接纳人吗?


教导重点:                       第十九课

 

经文:   罗马书151433

 

金句:  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喜悦。”(1516

 

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1520

 

主题:   结语

              [保罗的目的、计划、祷告]

 

重点:   宣教的原则

 

主旨:  合乎圣经的事工的原则是以分享福音来服事主,以分担他人的需要来服事他人。

 

基督的仆人是:

 

一.  基督的仆役

1.       把事工作为从神而来的恩典的礼物(1515

2.       以传福音为中心,看为神圣的工作(1516

3.       把所结的果子归于神(151718

4.       把注意力集中于未听到福音的人群(1520

 

注意:    作基督仆人的主要任务是在圣灵的大能中分享福音。

 

 

二.  众人的仆役

1.       与他人交通(1524

2.       寻求给他人以属灵和物质上的支持和服事(1527

3.       与他人一起恳切祷告(1530

 

结论:    保罗事奉的原则是正确而合乎圣经的。你事奉的原则是什么呢?我们以分享福音和服事他人来事奉神。


教导重点:                       第二十课

 

经文:   罗马书1627

 

金句:  你们的顺服已经传于众人,所以我为你们欢喜;但我愿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1619

 

主题:   结语──保罗个人的问候,劝勉和祝福

 

重点:   罗马书的教训

 

教导建议:

1.       简要复习第16章。

 

2.       简要复习罗马书的图表。

 

3.       针对第20课的问题进行讨论。

 

4.       列举罗马书中的四-五个主要原则(复习教学重点)。

 

5.       鼓励每一个学生接受并实行罗马书中的一个主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