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系统查经』

课程

学生手册

 

 

 

 

 

 

 

 

 

编著莫克丹

00·01·16K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

──约翰福音1114

 


约翰福音

30周教程)

课程

    

段落

1

主题

概述

2

道是启示者和重生者

1118

3

一个真正的见证者的工作

11951

4

道拒绝犹太人的假宗教

2122

5

重生的工作

223336

6

用心灵和诚实敬拜

4142

7

在顺服中行走

443515

8

为什么信耶稣是神

51647

9

软弱的信心遇见基督的充足

6140

10

对真正的门徒要求什么

64171

11      

通向属灵悟性之路

7153

12

罪的工价

8130

13

在自由中行走

83159

14

在瞎眼中行走

9141

15

好牧人的工作

10142

16

完全的信心

11146

17

敬拜被显明

11471219

18

经过死亡到生命之路

12201250

19      

彰显如何在爱中行走

13117

20

超越忧愁行走

13181414

21

保惠师的奇迹

141531

22

多结果子之路

15117

23

向世界作见证

15181611

24

在苦难中得胜之路

161233

25

信徒们的职责

17126

26

甘愿受苦的仆人

1811916

27

十字架的见证

191742

28

复活的见证

20131

29

基督的跟随者的工作

21125

30

总复习

 

 

介绍材料

约翰福音

作者:虽然仍有人认为本书的作者是“做长老的约翰”(见约壹1;约叁1),但证据和研究均表明作者就是使徒约翰,他是西庇太的一个儿子,也是“耶稣所爱的门徒”(2120 24)。使徒约翰与彼得一起,成为早期教会的柱石之一(见加29)。

时间:最近的一些研究者倾向于认为约翰福音成于较早的年代(甚至可能在主后4050年),但约翰福音在早期教会里便以“第四本福音书”而闻名,因而很可能写于一世纪晚期,即主后8590年。

对象:本书主要是为基督徒写的,在1317章(楼上的教训)中包含大量的对教会的指导,虽然“教会”一词并没有在这本福音中出现。

目的约翰福音203031中含有对企自己的清晰而有力的“目的声明”: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203031

钥字:在约翰福音的目的声明中可以发现有三个关键词,它们对掌握本福音书的主题及结构提供了线索,即:

1)       神迹记号(英文sign,希腊文semeion“赛缅”)一词在整卷中出现了大约17次,它更着重神迹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而非神迹本身。这些神迹是对基督的神性和他弥赛亚身份的印证。神迹记号表明神在基督里显明启示)他自己。

2)       (英文believe 希腊文pisteuo“匹斯托”)一词在约翰福音中出现了大约100次,是指神期待人对他在基督里显明自己的回应约翰福音非常强调信(接受)基督不信(弃绝)基督两者之间的对抗,总是促使人去作出选择。 “信”绝非是单单地在理智上同意,而是包含积极地信靠基督。“信”就是看见、 接受、和顺从基督。

3)       生命(英文life,希腊文zoe“足矣”)以名词(“生命”)和动词(“活”)的形式在约翰福音中出现了40多次,指因信基督而得到的结果(见11213 203031)。

约翰福音中的其他关键词还有:光、黑暗、道、见证、世界、在…里面、真理、荣耀、父、爱等。

主题虽然在其目的声明中我们可以看见约翰福音的主题,但它有些经句中被更鲜明地讲出来,如: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不得见)永生。”(336

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824

约翰福音的前12章的重点是那七个神迹记号它们说明耶稣就是神所赐的救世主,就是基督;而第1321章则集中讲,通过属灵的关系和与人的关系表达出来。

特色 约翰福音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内容的取舍(2030 2135明确地说明对材料有选择)。本福音是符类福音书(马太、马可、路加福音)的鲜明对比,也是美妙补足。

在所有的福音书中,约翰福音同时是最深奥的(112),也是最简单的(316);它也是最有神学意义的,最以基督为中心的;它把基督表现为以肉身显现的神。

重要删节

1)     没有记叙耶稣的出生和童年。

2)     没有记载基督受洗和受试探。

3)     没有记载“登山宝训”。

4)     没有记载比喻。

5)     没有记载赶鬼或治疗大麻风。

6)     没有记载彼得认出耶稣是救主。

7)     没有记载登山变象。

8)     没有讲末世学。

9)     没有记载最后的晚餐。

10)  没有记载客西马尼园。

11)  没有记载基督的升天。

独有资料约翰福音中有90%的材料是其他福音书中所没有的。书中所记的七个神迹记号,有五个是本书所独有的,只有在水上行走和让5000人吃饱这两个神迹见于符类福音书。

以下约翰福音所特有的记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序言和耶稣就是神的“道”(逻各斯)(第1章)

2)       尼哥底母(第3章)

3)       撒玛利亚妇人(第4章)

4)       行淫时被拿的妇人(第8章)

5)       拉撒路复活(第11章)

6)       楼上的教训(第1317章)

7)       七个神迹记号

8)       七个“我是”之宣告

9)       具有重大神学意义的许多长篇教训

概述使徒约翰记载并编排了基督生平中的部分事迹,包括七个神迹记号、一个神学序言以及一些教训,目的是为了表明:

1)       耶稣基督不仅是弥赛亚,而是神的儿子(神);

2)       人可以通过信他而得到永生(2031)。

约翰用几个反复出现的主题、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文笔来达到他的目的。比如,爱就是一个多次出现的主题──父对子的爱、子对父的爱、父和子对世人的爱、以及因此世人之间彼此应有的爱。作了鲜明对比的有:光与黑暗、肉体与灵魂、生命与死亡。然而最重要的是把耶稣等同于旧约中的“我是”(自有永有的那一位)──神自己取了人的样式。基督被看作:生命、光、天国的粮、真理、道、神的独生子、道路、门户、复活。他的工作包括三个方面:

1)       遵行天父的旨意,作人类的救主;

2)       在人前荣耀圣父;

3)       向人们显明圣父。

随着福音的展开,读者不光可以看到基督作为神的那幅美丽动人的形像;他们会随后面对一个后果严重的抉择──信他或是灭亡。神把他的儿子耶稣显明给世人,人理当为了得到永生而信他。约翰清楚地阐明了两方面的真理,就是:神赐下他爱的礼物,就是他的儿子,叫人们可以因他得救;然而,人也有相应的责任,就是信他。他还强调了过真正的基督徒生活的秘诀,就是要常在基督里。

 

约翰福音中的七个神迹记号

 

展示基督的能力超越于

 

自然元素

1. 水变酒(2111

空间距离

2. 治好迦百农大臣的儿子(44654

疾病

3. 池边治病(5115

匮乏

4. 给五千人吃饱(6114

自然定律

5. 水面上行走(61621

瞎眼

6. 治好盲人(9141

死亡

7. 拉撒路的复活(11145

 

 

基督在约翰福音中的七个“我是”之宣告

 

说明内容        “我是”

 

供应物质的需要

1.“生命的粮”(635

供应得救的需要

2.“世界的光”(812

门户

3.“羊的门”(107

保护者

4.“好牧人”(1011

力量

5.“复活和生命”(1125

道路

6.“道路、真理和生命”(146

供应属灵的需要

7.“真葡萄树”(151

 


 

 

约翰福音结构图

尾声

在各样关系中体现

21125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114

目的

声明

在神迹记号中被辨明

 

203031

受难

在完成使命中得到实现

 

1812029

私下的

工作

显给门徒并被他们接受

131726

公开的

事工

显给世人并被世人弃绝

119250

序言

被预先揭示

 

1118

 

 

 


约翰福音大纲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

──约114

一.   序言1118

(道被预先揭示)

A.       成为肉身之前的道

1.        道作为神(12

2.        道作为创世者(3

3.        道作为生命和光(45

B.       成为肉身的道

1.        施洗约翰为之作见证的道(68

2.        被世人弃绝或者接受的道(913

3.        作为人将父显给人看的道(1418

 

二.  公开的事工1191250

(道显给世人并被世人弃绝)

A.       作事工的预备119222

1.        施洗约翰的见证(11934

a.        基督作为应许的救主弥赛亚(1928

b.        基督作为被牺牲的神的羔羊(2934

2.        被呼召之门徒的见证(13551

3.        第一个神迹记号的见证——在加利利的迦拿的婚筵上(2111

4.        洁净圣殿(21222

 

B.       与民众的个人接触(223445

1.        与一般民众(22325

2.        与尼哥底母(宗教领袖)(3121

a.        接触与回应(19

b.        教训(1021

3.        与门徒及施洗约翰的追随者(32236

a.        接触与回应(2230

b.        教训(3136

4.        与井边的撒玛利亚妇人(普通妇人)(4142

a.        接触与回应(120

b.        教训(2126

c.        门徒及其他人的回应(2742

5.        与迦百农的大臣(政府官员)(第二个作见证的神迹记号)(44354

 

C.       有关道的激烈冲突511250

(信与不信的对抗)

1.        安息日在耶路撒冷医好瘸腿的人(5147)(第三个神迹记号)

a.        神迹(19

b.        回应(1015

c.        对抗(1618

d.        教训(1947

2.        在加利利过逾越节(6171

a.        喂饱5000人(114)(第四个神迹记号)

b.        在海面上行走(1521)(第五个神迹记号)

c.        教训(2240)“我是生命的粮”

d.        犹太人和门徒们的回应(4171

3.        住棚节的朝圣(711021

a.        教训(7129

“我却认识他,因为我是从他来的,他也是差了我来。”

b.        回应(73036

c.        教训(73739

“活水的江河”

d.        回应(74053

e.        教训对话(橄榄山)(8158

1)       行淫时被拿的妇人

2)       “我是世界的光”

3)       “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

f.         回应(859

g.        在西罗亚池边医好瞎眼的人(第六个作见证的神迹记号)(9112

h.        回应(91341

i.         教训(10118

1)       “我是羊的门”

2)       “我是好牧人”

j.         回应(101921

4.        在修殿节时到耶路撒冷朝拜(102242

a.        “我与父原为一”

b.        回应

5.        超越坟墓的能力(第七个神迹记号)(11146

“我是复活与生命”

a.        拉撒路的复活(144

b.        回应(4546

6.        准备死亡(11471250

a.        犹太人杀害耶稣的计划(114757

b.        马利亚膏主(1218

c.        回应(12911

d.        棕枝主日进城(121219

7.        最后一次公开教训(122050

“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

 

三.  对门徒们的私下工作1311726

(道显给门徒并被他们接受)

(阁楼上的教训)

a.        为门徒洗脚(13120

b.        被犹大出卖(132130

c.        新命令(133138

“彼此相爱,一如我爱你们”

d.        预告天国(14114

“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e.        圣灵的降临(141526

f.         在烦扰的世界中的平安(142731

g.        追随者多结果子(15117

“我是真葡萄树”

h.        对跟随者的逼迫(1518166

i.         圣灵的事工和在世界上行走(161233

j.         为了跟随者的大祭司的祷告17126

 

四. 受难181 2029

(道在完成使命中被实现)

A.       被捕(18111

B.       受审

1.        在亚那面前(181223

2.        在该亚法面前(182427

3.        在彼拉多面前(18281916

C.       被钉十字架(191737

D.       埋葬(193842

E.       复活(20131

1.        空坟墓(110

2.        显现──

a.        向抹大拉的马利亚(1118

b.        向除多马之外的门徒(1925

c.        向多马(2629

 

五.  约翰福音的目的声明203031

 

六.  尾声21125

(道在各样关系中体现)

A.       海中捕鱼(114

B.       喂养羊群(1523

C.       最后的见证(2425


第一课

约翰福音

使用本书图表,及约203031中的全书“目的声明”,进行介绍和概述。

 

指导研经题

约翰福音

 

1.        当你想到约翰福音时,脑子里首先出现的是什么?

 

 

 

2.        你认为约翰福音对于我们理解耶稣有什么独到的贡献?

 

 

 

3.        约翰福音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4.        关于对耶稣的回应,约翰福音仅仅提供了两个选择。是什么?每个选择有什么样的结果?有没有第三个选择?

 

 

 

5.        203031说你必须相信关于耶稣的什么,才能得救?

 

 

 

6.        约翰福音中的“信”字意味着什么?


第二课

约翰福音

经文约翰福音 1118

主题道成了肉身

焦点道是启示者和使人重生者

大纲

一.   序言1118

(道被预先揭示)

A.       成为肉身之前的道

1.        道作为神(12

2.        道作为创世者(3

3.        道作为生命和光(45

B.       成为肉身的道

1.        施洗约翰为之作见证的道(68

2.        被世人弃绝或者接受的道(913

3.        作为人将父显给人看的道(1418

观察与注释:

约翰福音的序言在整个圣经中无疑是具有最重要的神学地位的经文段落之一。这不仅由于它在约翰福音中起着导言的作用,还由于它是整个约翰福音的信息的缩影。更重要的是, 它用庄严的笔法描绘了耶稣基督的位格和事工。

这里把耶稣基督视为与父神永远同在、本质相同,但在职份和功能上又有所不同(112)。他被描写成世界的创造者(13),天父的揭示者(19 14 18),人类的救赎者(112 13),所有信他之人的真正的生命源泉(14 12)。耶稣取了人形,为将天父的荣耀显示给世人(114 18)。

序言也与约翰福音的目的(203031密切相关。约翰说,他的目的是要记载被挑选出来的耶稣所行的一些神迹记号,从而“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因此,序言向读者介绍了耶稣这个人的位格和事工,宣布耶稣是基督(弥赛亚),是以肉身显现的神,是给信他的人以生命者。因此,约翰福音的总体目的在序言里就被用一个缩影的方式实现了。

序言不仅描述了基督向世人显明神的荣耀(114),还按时间顺序简要地叙述了基督的生平和事工。

成为肉身之前的道

道作为神(112

1.      约翰以一个在整个圣经中都是最深奥的神学宣告开始了他的福音书。特别要注意在开场白中的“太初”一词与创1:1的“起初”互相平行呼应。约翰在探讨耶稣基督的人性之前,先申明了耶稣的绝对的、全然的神性。

2.      约翰在第1节中陈述了关于基督的位格的三个事实:

1)     他在道成肉身之前的永恒存在

太初有道”(1:1)

2)       他与父的关系以及与父的区别

道与神同在”(1:1)

在位格与作用(功能)上,耶稣与父是有区别的,但他与父又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3)       他在本质上与父是同等的

道就是神”(1:1)

在性质与本质上,凡父神所是的一切,圣子耶稣也是(见腓2:5-11; 西2:9)

约翰在第 2节中强化了一个概念:从未有一个时刻耶稣不是神的儿子!即:耶稣并不是父神在时间的某一点“亲生”出来的被造物。耶稣是始终存在的三位一体之第二位,他是完全的神,只是在位格与功能上有所分别而已。

3.    在前两段中约翰引入了对耶稣的独一无二的称谓——“道”(希腊文“Logos”[逻各斯],与“逻辑”一词同字根)。的一般意义是“道理”,“表达”,“话语”,“思想”,它在圣经中的意义是指神在行动中表达自己或与人交流说“耶和华的道(讲说、话语、命令、道路)”时就是说在行动中的神本身(见创1:3; 诗33:6; 赛55:8-11)。

因此,以“道”来论及耶稣就是以一个位格来表达或代表神。依此观点,来1:2中说神“藉着他儿子晓谕(讲话,道出、说给)我们”,还有约1:14-18就容易明白了。

作为的耶稣是以一个位格来体现的神的信息(神通过他的儿子与我们交流)。

其他关键的基督论经节见:西1:15-19, 2:9; 来1:1-3; 腓2:5-11。

作为创造者的道(13

4.     约翰继续解释耶稣(道)是创世的动因(主动的参与者和直接的作用者)(见西1:16)。他参与了第一次(物理的)创造,从虚空、无形和黑暗中创造(创1:1-2);同样是他带来了新的(属灵的)创造(1:12-13)。

作为生命和光的道(145

5.    事实上,“道”不仅是生命的源泉,而且就是“生命”本身(见约壹5:11-12),正是他的生命把“光”(1:9——启示,光照)带到人类心灵的黑暗深处(见林后4:6)。(注:“启示”是指神把自己揭示出来,尤其是通过造物的自然启示,和通过圣经的特殊启示;“光照”是指神通过圣灵的工作使人理解、明白神已经给出的启示)这里约翰给出了一个在他的福音中的多组对比之一──光(真理,良善)对黑暗(罪,邪恶)。注意“黑暗(罪)却不接受(明白)光”,也可以被译为“黑暗却不能胜过(遮盖)光”。似乎后一种译法更好,因为实际上黑暗遇到光就会消失。这种对立的动机也常见于信(接受)与不信(弃绝),如3:36。

随着约翰福音的发展,我们将会看到,正是耶稣基督作为道给出了光(启示)作为圣子赋予了生命(再生)

成为肉身的道

施洗约翰为之作见证的道168

6.     68节以一种插入句的形式将施洗约翰介绍给读者,他是一系列人和神迹记号中的第一个,为要证明耶稣就是神的基督。这里强调了神给约翰的角色是指向耶稣,而不是抬高约翰本人或他自己的事工。

被世人弃绝或接受的道1913

7.     1913高度概括了耶稣的工作和使命。它可被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Ÿ         基督的显现

1:9

Ÿ         对基督的回应

1:10-12a

²       弃绝

1:10-11

²       接受

1:12a

Ÿ         接受基督的结果

1:12b-13

8.     基督给出的光是给所有人的,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回应它(1:9)。从某种意义上说,10-11节是几乎令人震惊的──为什么他自己的人(以色列)会弃绝他们的弥赛亚(见约12:45-48)?但是,作为整体,这个民族的确弃绝了他,故此基督成为“照亮外邦人的光”(见路2:30-32)。

9.     这就是那坏消息!那好消息从12节就可看见:凡接待(接受)基督的人就被赐予权利(权柄)成为神的儿女。特别应注意,“接待(接受)”基督就是“信”基督(见太16:16-17)。接受基督就等于属灵的出生(即“从上而生”、“从圣灵而生”或“重生”;参见3:5-6和太16:16-17)。

成了肉身,作为真正的人向世人显明父的道(11418

10.  1:14重新拾起第5节所留下的话题。抽象地谈论耶稣是在太初与神同在的道是一回事──具体地宣告神的道作为神的主动的、创造性的表达变成了一个人,则完全是另一回事!“道成了肉身,住在(立会幕在)我们中间”(1:14)。(注:会幕是出埃及记中以色列人聚会敬拜神的帐幕,代表神的同在)。神变成了一个人,为告知人救恩的信息及意义,这实在是超出人类的有限的理解能力。这一段宣告耶稣完全是神,又完全是人──耶稣既是真神,又是真人,永远结合在一位位格里,不可分割,不能混淆。

11. 也许你还记得,旧约中最后一次描写神的荣耀是它离开圣城(结11:23)。这荣耀几百年没有回到以色列。当它再次回来时,没有再次充满会幕或圣殿,而是表现在耶稣基督的位格中──他在行地上事工时,是神的荣耀的居所(会幕)。

注意“独生子”(1:14)译自一元发生monogenes,“摩诺根内斯”),意思是指基督作为神的儿子的独特性。并不说明他是在时间的某一点上被创造出来。作为独生子的耶稣是“真理与恩典”的具体体现。

12. 15节再次说明施洗约翰的地位和作用。约翰仅仅指出通往基督的道路。

13. 正是通过基督,才使律法的时代走向终结,而使恩典的时代得以开始(加4:4-5; 希9:1-10, 10:1-12, 1:16-17)。

14. 道作为光的功能是:向世人显明神是谁,还有他究竟象什么。耶稣已向我们阐明了父(1:18; 另见14:7-9)。

15. 综上所述,我们在序言里看到耶稣是神的“道(话语、道路)”,他参与了创造启示救赎

16. 约翰福音余下的内容都是对序言(1:1-18)所述主题的充实和解释。


指导研经题

1118

1.      关于基督的位格和事工,约翰福音的序言告诉你一些什么?

 

 

 

2.      为什么耶稣的“永存性”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3.      为什么世人弃绝基督?在什么意义上耶稣是“光”?

 

 

 

4.      基督意味着什么?

 

 

 

5.      为什么耶稣是 “全神全人”这一点至关重要?

 

 

 

6.      如果不借助耶稣作为人将父显明给你,你怎样认识神?你有可能与他认同并建立关系吗?

 

 

 

7.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道”一词用于耶稣身上时是何意义。


第三课

约翰福音

经文:约11951

主题:施洗约翰的见证

被召门徒的见证

焦点:一个真正的见证者的工作

大纲

二.  公开的事工1191250

(道显给世人并被世人弃绝)

A.       作事工的预备119222

1.        施洗约翰的见证(11934

a.        基督作为应许的救主弥赛亚(1928

b.        基督作为被牺牲的神的羔羊(2934

2.      被呼召之门徒的见证(13551

观察与注释:

施洗约翰的见证11934

1.        168中讲到施洗约翰的作用,有三个关于他的陈述:

1)       他是“从神那里差来的”

2)       他来“为光作见证”

3)       “他不是那光”。

作者在11934又回头更详细地解释了这位施洗者本人及他的作用。

2.     施洗约翰对耶稣的见证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作者指出的第一个见证者。注意:正是当时的宗教体系(“犹太人”)试图确定约翰的身份。也许你还记得在符类福音书中记载的约翰的信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312),它对这个宗教群体产生了极大的扰动。约翰福音在这方面的独到贡献是:不仅指出耶稣的为的身份,还指出他所担任的救赎者角色(129)。

3.     施洗约翰并没有直接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反而代之以一个坚决的、加倍的表白,说明他不是谁:“我不是基督”(120)。基督意味着“受膏者”(一个头衔),在新约中等价于旧约希伯来语的“弥赛亚”。由于以色列对弥赛亚的到来抱以极大的期望(见路225 38),所以他们的宗教领袖试图搞清约翰的确切身份就不足为奇了。

4.     既然约翰不是弥赛亚,犹太人便认为他应该是以利亚(见玛45),或者是摩西在申1815中所说的“那位先知”,一个摩西式的拯救者(121)。对于这两个问题,约翰都给出一个断然的回答:“不是!”注意:耶稣就是申命记所指的“那位先知”,而约翰的工作是与以利亚相似的(见路11317)。

5.     被差到约翰那儿的使者需要一个回答,好去报告他们的主人,所以他们要求约翰告诉他们一些关于他自己的事(12223)。

6.     23节开始,施洗约翰对他和耶稣的事工给出了确切的定位,非常值得注意。他一再把犹太人指向耶稣,而不是自己。他只是一个先行者,一个为耶稣作见证的发言人。

7.     施洗约翰直接引用赛403,将他的工作与玛3145中的预言联系起来。其基本思想就是:将有一个人从神那里来(见约16)为弥赛亚准备(或修直、铺平)道路,而约翰声明自己就是那个人(123)。

8.     然而,法利赛人并不满意,开始对约翰靠什么权威施洗提出质疑(12425)。约翰则再一次把他们指向将来的那一位──耶稣(12627)。

约翰的洗礼只是用水,不能使人得救。其目的是公开地认同于约翰的信息,就是同意必须悔改,才能使罪得赦免,并且期待救主的到来(见路3317)。实际上,约翰暗示说:即将到来的那一位将要用一种并非是水的东西来为人施洗(即圣灵,见133)。

9.     施洗约翰在12934中对他宣告即将到来的那一位作出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断言。约翰说耶稣是──

1)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129 又见彼前119 224 56 12)。

这里约翰指出耶稣是那位一次献祭而竟全功,赎去一切世人的一切罪孽的救赎祭。其旧约形象是逾越节的羔羊(出12)、亚伯拉罕献上以撒(创22)、赎罪日(利16,特别是21 22节)、以及受苦的仆人(赛5347)。

2)       “本来在我以前”(130)。

这里施洗约翰指出耶稣就是那伟大的“我是”(自有永有者)——指他的永存性(见858)。注意约翰比耶稣早出生6个月(见路12)。

3)       “是用圣灵施洗的”(133)。

在这里约翰把耶稣与对弥赛亚的预言联系起来(见路418;赛611;徒1038),就是那带着圣灵的能力而来的人。

4)       “这是神的儿子”(134)。

在此约翰正面地宣告基督的神性。

10.     不要忽略这一事实:约翰知道耶稣是谁完全是出于神的启示(131 33 另见太1617及林前 214)。

11.     还应注意:约翰福音没有讲耶稣被约翰施洗,而是肯定了圣灵降临在基督身上这一记号,它证明了基督的身份。

从这里开始,约翰福音将把重点指向耶稣,因为施洗者宣告“我看见了,就证明…”(134),他的确做到了。

被呼召之门徒的见证1:35-51)

12.     这一部分的目的与其说是记载耶稣对门徒的呼召,不如说是记叙他们如何也作了耶稣的见证人,通过两个途径:

1)       成为他的门徒,而不是约翰的门徒;

2)       个人宣告耶稣是谁。

跟随耶稣总是伴随着要改变个人的效忠对象。

13.     施洗约翰向以前一样继续将人们指向耶稣,当他再次说出“看哪,这是神的羔羊”(13537)时,他的两名门徒跟从了耶稣。

14.     注意是耶稣先开始说话的,他问他们:“你们要什么?”也许是出于胆怯或窘迫,他们回答:“拉比,在哪里住?”很明显其实他们正是在找他!耶稣的邀请是他惯有的样子:“你们看”(原文的语序是“跟我,你们就会看见”)。他们照样作了(138)。按照圣经,顺服乃在启蒙之先(先决定顺服,才可能明白;见717)。

15.     约翰福音中,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是第一个有名有姓的门徒。两人中另一个人的身份没有特别指明(140)。

16.     当一个人真的“到”耶稣面前,而且耶稣是谁的真相已在他脑子里被显明时,唯一本能的反应就会是立即去告诉他人自己的发现。安得烈便径直到他的兄弟西门彼得那里,告之“我们遇见弥赛亚了”(141 另见429 42)。安得烈肯定耶稣的身份,一丁点儿犹豫都没有。

17.     当安得烈把西门带到耶稣面前时,耶稣再一次采取主动,先叫出他的名字(西门),并宣布他要被称作“矶法”(注:这是亚兰文,当时中东的通用语言,很可能是西门的家乡话),意思是“彼得”(注:这是希腊文,当时世界上的通用语言),即一块石头(附注:小石头petros[彼特罗斯],基督将在上面建立教会的“磐石”是用的另一个字petra[彼特拉],见太161618)。随着福音叙述的展开,我们可以看到:彼得的表现实在不象是一块石头!有人解释说耶稣对彼得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并称先他为石头,直到他真的成为一块石头!

18.     在第一章结束时耶稣与拿但业见面的情节是整个圣经中最有趣而难解的段落之一。当耶稣呼召腓力时,只简单地说了一句“来跟了我吧!”(143)腓力便象安得烈一样去告诉了他的兄弟拿但业(145)。

 腓力向拿但业指出旧约中众先知对弥赛亚的预言,并直接将“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与之联系起来(145 另见路2427 44)。腓力显然对耶稣知之甚多,但是,拿但业在起初持着怀疑态度,不相信拿撒勒能出弥赛亚。很明显,他知道那个预言,就是弥赛亚应该出生在犹大的伯利恒,而不是名声欠佳的加利利的拿撒勒。他所不知的是:耶稣正是出生在伯利恒,并在逃往埃及后与他的家人一起定居在拿撒勒(见752,以及太22223)。腓力借用耶稣的话说了句“你来看”(14547)。拿但业真的来了。

19.     与前面一样,耶稣先开始了这场对话,他一望即知拿但业的内心,发现他心里没有诡诈,这曾是犹太人先父(族长)之一雅各的性格特征。实际上,耶稣这句话实际上是说:这是一个“雅各的儿子”(以色列人),但是并不象雅各(147)。拿但业听了当然很惊讶,他的回应与撒玛利亚妇人十分相似(148 419)。

20.     “在无花果树下”也许是一个修辞手法,表示一个人正在默想神的道。它更可能是指腓力找到拿但业的地方。耶稣表明了他的神性(在此指他的全知性[无所不知])在他作人间事工的过程中只被部分(而不是全部)遮盖(见腓2511的“虚己”)。当腓力站在无花果树下时,他也许正在读创世纪28章关于雅各的事,因此耶稣才故意提到4751节的内容。(附注:另一种解释是:无花果树一直是以色列、犹太人、尤其是拉比学校的象征,耶稣或许在说他知道拿但业上过拉比学校)。

21.     拿但业在149中对耶稣身份的断言是令人惊骇的。事实上,耶稣或许怀疑拿但业是否真正理解了他说的话的意义。耶稣实际上是说:你还没有看见任何大事呢!──等你将来看到那真正证明“我是 (自有永有的)的七个神迹记号的时候吧(150)。

22.     这里提到创28章中的异象“雅各的梯子”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如果说天使是旧约(摩西律法)的中保(创2812;来122223 319)的话,那么耶稣则是新约的唯一中保(来1224 提前25)。请再与117中的陈述相比较。既然基督已经来临,通向神的路就惟有他一条。

23.     根据约翰福音,准备阶段到此结束,耶稣即将开始证明他自己的身份,首先通过在加利利的迦拿所行的第一个神迹记号(约翰福音一共记载了七个)。


指导研经题

11951

1.        你在施洗约翰的事工与今天的信徒之间看到了什么相似性?(见林后51821

 

 

 

2.        你能否发现施洗约翰身上有何关键品质,使耶稣看他为大?

 

 

 

3.        请填空:受水洗礼的核心涵义就是:个人__________于一个____和他所传讲的______

 

 

 

4.        如果一个人要真正地跟随耶稣,什么是永远必须要求的?

 

 

 

5.        根据约13551,人必须信耶稣的什么?(见约2031


第四课

约翰福音

经文    2122

主题    第一个作见证的神迹记号──变水为酒

                洁净圣殿

焦点    道拒绝犹太人的假宗教

大纲

二.  公开的事工1191250

(道显给世人并被世人弃绝)

A.       作事工的预备119222

3.        第一个神迹记号的见证——在加利利的迦拿的婚筵上(2111

4.        洁净圣殿(21222

观察与注释:

         当我们开始学习约翰福音的主体的时候,请在头脑里清楚地记住在约203031  全书目的声明。耶稣所行的每一个神迹记号都不是为了让人印象深刻和引人夸奖,而是用耶稣是谁的真理来冲击人,让人认识他的身份。实际上,福音书中的神迹是被设计来:

1)       显明神的荣耀和全能

2)       证明耶稣的位格(神的儿子)以及他的工作(作弥赛亚)

3)       引领看到的人信基督

在你学习每一个神迹时,要看一看它是怎样符合目的声明的。

第一个神迹记号的见证——在加利利的迦拿婚宴上2111

1.     场景设立于加利利的迦拿,在耶稣家人的一个未名的相识的婚礼上(212)。迦拿的确切位置至今尚有争议,但最可信的说法是在拿撒勒西北约14公里处。耶稣是这次婚筵上最重要的应邀客人──事实上,他应该是所有的婚筵上的最重要的应邀客人。

2.     以色列人的婚礼随东方习俗通常要持续27天──取决于这个家庭的显赫程度以及供给能力。酒被喝光了是不可原谅的行为──是不好客的表现。因此,耶稣的母亲的口气是很迫切的:“他们没有酒了”(23)。

3.     虽然我们并不确切知道为什么马利亚要将此缺乏告知耶稣,显然,她似乎认为是一个能够满足需要的人(23)。或许那时约瑟已经死了,而耶稣作为长子早已成为家庭需要的供给者。她不大可能预期发生这件神迹,因为“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211)。

4.     耶稣对马利亚的态度初看似乎有些严厉,但在此并没有不敬或不耐烦的成分。事实上,叫马利亚“妇人”乃是“夫人、女士”之类称呼,与耶稣在十字架上时对她的叫法是一样的(约1926)。“我与你有什么相干”的字面含义是──那不是我的职责(24)。尽管如此,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耶稣还是满足了即时的需要。

5.     耶稣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给我们一个明证,说明耶稣正在按照父的时间表行进,还没有准备公开宣告他的弥赛亚身份(24)。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让我们明白神迹记号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现在你该明白了:神迹记号的目的不是为了显示耶稣的神奇的力量,而是为了证明他就是弥赛亚,是能把欢乐(酒)带给以色列人的

6.     但是,耶稣的母亲知道,不管他说什么,他都会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因此她指示仆人们(今天也可以如此应用于我们)“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25)。仆人们对耶稣的指示一定感到相当困惑!

7.     “按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正是耶稣为达到他的目的所需用的。仆人们将石缸倒满了水,“直到缸口”,并照耶稣的指示,将一些舀给管筵席的人(278)。

8.     耶稣将水变成了酒,而且比婚宴刚开始时所上的酒品质更好(2910)。这段描述有力地支持了神迹的真实性──它将非常普通的事物(水)改变成了不寻常的事物(酒)。这种酒不是未混合的(“烈酒”),因犹太人认为烈酒是不洁净的,通常饮用的酒要用水稀释,到31甚至101

9.     从重要程度看,第一个神迹记号是相当突出的,因为它表明:

1)       耶稣就是旧约中所应许的弥赛亚(见赛5516117),他将给以色列人带来欢乐(酒是一个记号)。而且只有神能够创造(从无到有)!

2)       耶稣的事工将是改变和转换,不是使用现存的东西。那些将水注到缸口,用于犹太人的洁净仪式的石缸,代表着所有基于摩西律法的当时的宗教体系,它的时候到此已经满了──耶稣将不再使用它,而将使之变化,成为全新的(见117,;210)。摩西律法中的命令、规条式的一面将要消亡。

3)       神的荣耀确实来到了以色列(见114)。

10.  这次私下的神迹记号立即达到了它的目的——他的门徒就信他了”(211)(见203031)。如果一个神迹不能使人信靠耶稣,就当对它小心!

11.  第一个神迹记号证明了耶稣的弥赛亚身份,造成他的跟从者信他,是很合理的。另一个犹太宗教仪式也需要引起注意,约翰所记的下一个主要事件就是──洁净耶路撒冷的圣殿。在去耶路撒冷之前,耶稣先去位于加利利海西北角的迦百农,并与他的“母亲、弟兄”在那里过了几天(212)。

洁净圣殿2:13-25)

12.  现在约翰记载了一个重要事件,它发生在约翰福音所记载的三个逾越节中的第一个(213)。洁净圣殿将再一次证明耶稣就是神的基督。符类福音书全都一致地把洁净圣殿记载在耶稣事工的最后一段。虽然有人建议:约翰的记载是故意不按时间顺序,为的是给读者一个冲击;但最合理的解释是:耶稣曾两次洁净圣殿──第一次是在他事工的开始,另一次是在最后。约翰福音中这一事件的细节也与其他符类福音书有所出入。

13.  犹太人已经将殿的外院(外邦人院)变成了市场,用于买卖牺牲用的牲畜,以及将银钱兑换成圣殿钱币,在整个过程中都加上高额的“服务费”(21315)。耶稣对此感到义愤填膺是应该的,因为圣殿的圣洁的本性和目的被亵渎了。圣殿附近成了商贸中心──经营买卖世俗事物的场所。敬拜真神容不得俗物的玷污。耶稣遂对他父的殿正当地行使了他的权柄

14.  显而易见,没有耶稣的暗示,他的门徒就想起了诗699,并用到耶稣身上(217),再次指明他就是弥赛亚。耶稣此次的净殿行动也许是玛拉基书313的一个应验。

15.  耶稣的行为不仅加强了门徒对他的身份的认识,还戏剧性地对宗教领袖们发出了最后通谍,说明耶稣的所说、所作将是极端的和激进的,将对犹太人宗教体系的基本核心提出挑战。经文强调的还有当时的宗教组织是处于多么另人难以置信的污秽状态。虽然这次没有人抵挡耶稣,但他们的确想要一个神迹记号,来证明耶稣的权柄(218)。

16.  耶稣用证明他的权柄的最终记号──他在将来的身体复活来回答。犹太人误解他是不足为奇的;而且直到他复活,门徒们也才明白他话语的意义何在(21822)。多数人的思想是在纯物质的意义上(希律的殿),但是耶稣虽然提到他物质的身体,但却有属灵的暗示。还应注意:从一开始,耶稣就清楚地知道他的使命。圣殿的重建(耶稣的身体复活)也是对他的身份的见证。

17.  以上两个事件为以后的两次会面铺垫了背景:耶稣与尼哥底母(变水为酒──新创造)、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真敬拜)。


指导研经题

2122

1.        你能否找出水变酒的神迹与203031约翰福音的目的声明之间的关系?

 

 

 

2.        你是否亲自理解并经历过25的含义?──“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

 

 

 

3.        你是仍在律法主义的束缚中呢,还是已经经历了在基督里的新生命?

 

 

 

4.        今天的教会在何种意义上也已经变成了“作买卖的地方”?我们所提倡和实行的东西与敬拜神的场所的神圣本性和目的有什么不一致之处?

 

 

 

5.        基督的“神迹记号”对你个人有何意义?它们仅仅是有趣和难解的,还是它们对你对基督的信心有所影响?


第五课

约翰福音

经文约翰福音2:23-3:36

主题向尼哥底母作见证

焦点重生的工作

大纲

二.  公开的事工1191250

(道显给世人并被世人弃绝)

B.       与民众的个人接触(223445

1.        与一般民众(22325

2.        与尼哥底母(宗教领袖)(3121

a.        接触与回应(19

b.        教训(1021

3.        与门徒及施洗约翰的追随者(32236

a.        接触与回应(2230

b.      教训(3136

观察与注释:

与民众的私下接触22325

1.     耶稣的神迹记号确实促使了很多人信他,虽然约翰在此并没有一一记载(223)。你也许记得约翰福音所记载的神迹都是经过仔细选择的(203031 2125)。

2.     但耶稣深知人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他意识到:仅靠他的大能的神迹将他们引向自己,并不能带来长久的信靠。必须使人明白:他们是失丧的,因此他们需要一个使他们“从上而生”,并赐给他们永生的“活水”的救主(22425)。

    因此,第34章记载了耶稣与人之间的接触,他试图引导这些人真正理解他是为什么来的。一位重要的宗教领袖,一个普通的、不道德的妇女,还有一个高层的王室官员,都面对了耶稣提出的真理──就是关于他是谁以及他们是谁。注意225的“人”与31之间的关联。

与尼哥底母的私下接触3121

3.     神迹记号在宗教群体中引起了相当大的骚动,公会的一个重要人物找到耶稣,问他一些有关他的教训的问题。尼哥底母本人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律法教师,他来是要听师傅[拉比](312)教诲的。他在夜里来,表明他可能只是出于个人目的,而不是作为法利赛人的官方代表。尼哥底母最终成为耶稣的一个秘密门徒(193839)。

4.     尼哥底母来的目的之一是表明他对耶稣的尊敬(“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并且他有一颗可教之心。他也承认耶稣的神奇的能力是来自神(32)。

5.     在第2节和第3节之间,尼哥底母是否问了一些特别的问题不很清楚。不过,既然耶稣“知道人心里所存的”,他也就开门见山,不需要另加注解了。耶稣在33中的回答显然是击中要害的,因为耶稣关于如何进入神的国的教训与犹太宗教制度所教导的相去甚远。

法利赛人的教导是:人若想进入神的国度(与得到永生本质上是同义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之一:

1)       生为犹太人,或者

2)       自义,表现于外表上遵守律法。

耶稣的回答是:要想进入神的国,人必须“从上而生”(或“重生”),这一回答使这位博学的律法教师感到困惑(334 10)。尼哥底母在34中的回应表明他不明白耶稣所谈论的从圣灵而生(“从上”——11213)是什么意思──它不是肉体的第二次降生,虽然类比能有助于理解。

6.     358中耶稣继续用与肉体出生相比来解释他的意思。耶稣在这里阐明了两个重要观点:

1)       正如肉体的出生是进入物质世界的必由之路,“从上”而来的从圣灵而生也是进入属灵的神的国的必由之路。

2)       属灵的重生只能由神的圣灵来成就——这是一种转变,只有神能做。它是不可见的,只能在外表观察(38)。

7.     35中所提到的“从水和圣灵而生”曾引起不少混乱。有以下三种最主要的解释:

1)       水代表施行水礼,而圣灵代表更新或重生。

2)       “水和圣灵”构成一个词组,水的意思是指一种洁净,即通过悔改使罪得赦免(见结362527 101922);圣灵则代表重生(新生命)。

3)       水表示肉身的出生,圣灵则表示属灵的出生(见11213)。

第二和第三种都是可能的解释,但上文下理似乎更支持第三种,因为紧接着的第6节说──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

8.     听过了耶稣的这堂优秀的实物课,尼哥底母还是不大明白(310)。耶稣又提醒他自己所说的话和行的神迹,都能证实他刚刚说的这些话是真实的。事实上,耶稣在说的是:人子(耶稣)从天降下,才使得灵里的“从上而生”有可能成为现实,并与以色列人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记在旧约民数记2159

这个范例的意义如下:铜蛇在旷野中被举起是为了把人从致命的蛇灾中救出,而蛇是神因为这个民族的罪而降下的灾祸/审判。正如看见铜蛇并信它的人可以得救,看见人子被举起(被钉在十字架上)并信他的人可以得到永生(即进入神的国)而不会灭亡。所有的以色列人在旷野里都被神定罪去死,只有信了的人得救了。同样,所有的人都因罪而被神定罪去死,只有信基督的人才能免遭神的审判(见罗51221)。得救的待遇惟有靠接受来得到,它既不能被挣得,也不能靠个人功绩而赢得。

9.     31621是对耶稣所说的话,特别是第1415节,所给予进一步讲解或注释。到底这些话是耶稣所说的,还是约翰所说的,是颇有争议的。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神的话,包含许多的真理。根据上下文,没有理由认为它们不是基督的至理名言。

10.  神的永恒的救赎计划被316绝妙地概括出来。注意:神“如此地爱”世人,以至他“赐下”,但人必须信他,才能得到这份永生的礼物。神赐下他的“独生子”来作我们的救主。

永生既是指永远的生命,又是指只有在耶稣基督中才能找到的生命的质量(见315 36;约1010;约壹51012)。

11.  虽然约316本身美丽无比,但还应1721节连起来读,因为它们解释了关于救赎和失丧的基本概念。它教导了以下永远地改变生命的真理:

1)       耶稣是来拯救世界,而不是审判世界的(317)。

2)       不信耶稣的人确认了对他们的定罪(审判),所有的人都已因罪而被定罪(罗323 623 318)。

3)       信耶稣使一个罪人从本应遭到的定罪中被释放(解救)(见罗81),并得到永生(318)。

4)       对在基督中所显明的光的回应表明了一个人的真实内心状态(31921 另见149)。

与门徒们及施洗约翰的追随者的接触32236

在记述了耶稣如何对抗和拒绝了犹太宗教制度所提供的救赎之路(遗传与自义),还有关于真正的得赎之路的革命性教导之后,使徒约翰又立即回过来记述施洗约翰的同步进行的工作,与以前一样,施洗约翰总是在为基督作见证。

12.  约翰收录这一部分记载(32236)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表明施洗约翰的关于永生的教训与耶稣的是相同的。它是对耶稣的信息的一个支持。

13.  人们对以下两方面提出疑问:一个是施洗约翰与耶稣的工作之间的相似性(悔改的洗礼,为使罪得赦免;另一个是耶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包括许多曾经追随施洗约翰的人(32226)。

14.  施洗约翰在32730中的回答再次表明他为何在神眼里为大,因为从人来看,约翰是在事工中输给了一个竞争对手。但约翰的喜乐“满足”了,因为他把让贤于真新郎──耶稣看成是自己的特权。第30节很好地总结了在约翰身上发生的事,也是应当发生在每位信徒生命中的事──“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15.  33136既可被作为施洗约翰的见证,又可被看作是本福音书的作者使徒约翰的神学总结。如果这些话是福音作者所说的,那么他是在以总结的方式重复强调他前面说过的话。

但是,如果这些话是施洗约翰对犹太人讲的关于基督的真理,那么这些材料就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因为这位施洗者的教训与耶稣的是同一的。从上文下理来看,认为这些话是施洗约翰所说更合理。这里对耶稣的见证是非常重要的:

1)       他是从天上来的(331

2)       他的见证是出于个人知识,而不是道听途说

3)       他说的是神的话

4)       他赐下圣灵

5)       神是他的父

6)       弃绝(不信)或接受(信)确认了一个人是受审判还是得永生。

16.  注意,约翰福音里到处都有重大而深刻的神学真理,遍布于整个叙述之中。约翰一直在迫使读者面对两个而且仅有两个抉择──信而得生,或不信而经历神的震怒。信息不可能更清楚或再简单了。


指导研经题

223336

1.        你是否体会尼哥底母不能理解的情境?他缺了什么?

 

 

 

2.        你能否清楚地解释“从上而生”(重生)的意义?为什么它对得救是必不可少的?

 

 

 

3.        耶稣用民2159对自己的话进行的说明为什么很惊人?

 

 

 

4.        人因着什么被神定罪?换句话说──人为什么会下地狱?人怎样才能免受他本应遭受的神的震怒?

 

 

 

5.        为什么如此多的人拒绝基督?

 

 

 

6.        你的个人事工与施洗约翰的相比如何?他的整个努力以什么为特征?(见330


第六课

约翰福音

经文约翰福音4:1-42

主题:向撒玛利亚妇人作见证

焦点:用心灵和诚实敬拜

大纲

二.  公开的事工1191250

(道显给世人并被世人弃绝)

B.       与民众的个人接触2:23-4:45)

4.        与井边的撒玛利亚妇人(普通妇人)(4142

a.        接触与回应(120

b.        教训(2126

c.     门徒及其他人的回应(2742

观察与注释:

在井边与撒玛利亚妇人接触4:1-42)

1.    在记述了与宗教领袖尼哥底母的对话之后,约翰又转而记述耶稣在叙加城的雅各井边与一位普通的、不道德的撒玛利亚妇人的谈话。正如耶稣知道尼哥底母心里想的是什么,他也知道这位妇人心里想的是什么(见2:25)。

2.    有趣的是注意耶稣的早期事工与他在五旬节之前一点在徒18中对门徒们的命令之间有一种平行关系。福音的行程应该是从耶路撒冷到犹太全地,再到撒玛利亚,最后到地极。耶稣在加利利的迦拿做了私下的工作之后,便于逾越节来到耶路撒冷,以洁净圣殿开始了他的公开事工。随后他在犹太向尼哥底母作了见证,在撒玛利亚井边向这位妇人作了见证,然后在加利利的迦百农(巴勒斯坦距耶路撒冷最远的地方)向王室大臣作了见证。在耶稣后来的加利利事工中,他甚至往北走到了更远的该撒利亚腓立比。

3.    耶稣离开犹太,又返回加利利,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与施洗约翰的事工重复,更主要是为了履行天父为他制定的计划(413)。虽然可以不必经过撒玛利亚而到达加利利,但44说他“必须经过撒玛利亚”,因为他在雅各井边与一位妇人有一个神所预定的约会。多数犹太人都尽可能避免去撒玛利亚。

4.    也许你还记得,撒玛利亚人是混杂的人种(犹太人和亚述人),他们是在主前722年北国(以色列)沦陷后,北国的犹太人与亚述人混杂而成的。撒玛利亚人被“纯种犹太人”看成是“不可接触者”,他们实际上与犹太人之间没有任何社会性来往,虽然可能有一些商贸活动。他们甚至建立了一个对抗性的在撒玛利亚的基利心山上的敬拜系统(420),用以代替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亚山(圣殿所在地,见创222)。

5.    然而,在撒玛利亚有许多神圣、特别的地方,它们在以色列的属灵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之一就是叙加的雅各井(45)。耶稣作为一个疲惫的旅客,在“午正”(罗马时间下午6时,犹太时间中午12时)到了这里(46)。

6.    耶稣坐在井边时,一个普通的撒玛利亚妇人过来打水。耶稣首先开始了这场谈话,说:“请你给我水喝”(47)。注意,耶稣从谈论一个平常的、熟知的日常用品──水开始,将这位妇人引向讨论相当不平常的事物──活水,即圣灵。他通过向她要水喝而一下子就激起了她的兴趣,使她吃惊的是:一个男人,更不用说一个犹太人,竟肯公开地同她说话(479)。

7.    但耶稣很快地将这场谈话从物质的范畴转向了属灵的范畴,谈到了“神的恩赐”(410),正如他对尼哥底母所作的一样(316)。耶稣答应了给她“活水”,如果她求他。她也同尼哥底母一样感到困惑,不明白他在说些什么(41112)。

8.    耶稣使用物质的水的比喻来使她明白:耶稣所给的东西将远不止解决口渴的问题,而是给人以永远的属灵生命的源泉,免去人一遍一遍喝水的需求。它将是一个“水井”或者内在的泉水(41314 另见73839)。

9.    但她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显然她感兴趣的是这个活水能使她不渴,而且不用再去打水(415)。耶稣再次证明了他知道人心里有什么,向她揭示了她的不道德的事实(41618)。418暗示耶稣不承认这个妇人的任何一次离婚(见太19112)。她的反应非常象拿但业(见14850),她称耶稣为先知(419),并将这场谈话从她自己转向宗教事物,试图让耶稣评判敬拜神的地方是犹太人对还是撒玛利亚人对──耶路撒冷还是基利心山(41920)。(有关基利心山的历史另见申112629

10. 可以肯定地说,耶稣的回答彻底地解除了她的武装,因为他教给她一个深刻的神学真理──神不能被局限在一个场所,“神是个灵”,他要人用心灵和诚实拜他,显然是要把虚假宗教行为抛开(42124)。不过耶稣也的确教导说: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而撒玛利亚人拜神已经偏离了正轨(422)。

11. 这个妇人熟悉经文,知道“弥赛亚要来”(425)。在这一刻,耶稣表明了自己就是基督(426)。

12. 当门徒带着食物回来时,妇人回到城里向众人讲述发生的事(42728)。她能大胆地说话,显然是因着与耶稣的相遇而来。注意她邀请众人的话与门徒们一样:“你们来看”(429 129 146)。她回应了启示的光,那些去看耶稣的撒玛利亚人也是一样。

13. 43138初看似是对行文的打断,然而它给耶稣一个极好的教导门徒的机会,因为他们其实和那个妇人没有根本的区别。他们对物质的食物感兴趣,而耶稣讲的是属灵的事。他们不明白耶稣为什么要拒绝他们的食物,除非另有人给他吃了(43133)。

14. 耶稣事实上是在说:我从遵行父的旨意中所得到的滋养远比从吃饭中得到的多(434)。在这样时刻,谁还会饿呢?物质的庄稼的收获还有四个月才到,但在你们脚下就有属灵的庄稼的丰收──该收割由别人(即耶稣自己)播种的果实了,将你们的注意力离开肚腹,而转向更重要的属灵的境界吧!(43438

15. 那收成确实是大,因为“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因那作见证的妇人的话”(439),“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441)。当人的见证还有效时,若将人引向书面的神的话语──圣经时,就会结出更多的果实,因为书面上的神的话为活着的神的道──耶稣作见证(见539)。

16. 来自撒玛利亚人的宣告实在是惊人的──“这真是救世主”(442)。

17. 每个人所需要的是与活泼的神的道有个人接触,它迫使人们作出决定──他是谁!注意约翰也特别强调人们的回应。


指导研经题

4142

1.        你认为耶稣为什么“必须经过撒玛利亚?”

 

 

 

2.        你怎么向一个不信的人描述耶稣所指的“活水”是什么?

 

 

 

3.        为什么各个世代的人都倾向于将敬拜神局限于在某个特定的场所?

 

 

 

4.        当经文说“神是个灵”时,是什么意思?用心灵和诚实来拜又是什么意思?

 

 

 

5.        你怎样解释在43138中门徒们为何缺乏属灵洞察力?

 

 

 

6.        经文认为那妇人的个人见证有多么大的价值?基督的话语呢?


第七课

约翰福音

经文约翰福音4:43-5:15

主题第二个作见证的神迹记号──医好迦百农的大臣之子

第三个作见证的神迹记号──在毕士大池边医好瘫子

焦点:在顺服中行走

大纲

二.  公开的事工1191250

(道显给世人并被世人弃绝)

B.       与民众的个人接触2:23-4:45)

5.        与迦百农的大臣(政府官员)(第二个作见证的神迹记号)(44354

C.       有关道的激烈冲突511250

(信与不信的对抗)

1.        安息日在耶路撒冷医好瘸腿的人(5147)(第三个神迹记号)

a.        神迹(19

b.      回应(1015

观察与注释:

第二个作见证的神迹记号──医好迦百农大臣之子4:43-54)

1.     在接触了撒玛利亚人之后,耶稣继续他的行程,去了加利利,在那里他被人很好地接待,主要是因为:很多人看到了他在耶路撒冷所行的事(44345)。

2.     约翰接连着记载了见证基督的位格和事工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神迹记号。注意,在耶稣的第一年公开事工的这个关节,他被人很好地接受。但紧接着第三个神迹记号(第五章),对耶稣的拒绝变强了,因为他对那个时代的宗教秩序进行正面冲突。约翰福音的一个主要动机就是接受/拒绝基督的选择。

3.     耶稣回到他第一次行神迹的地方迦拿,一位王室大臣因儿子在迦百农病重而找他(446)。虽然不十分肯定,但可以认为这位官员是外邦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约翰一开始就把耶稣的事工过程表明了:首先向犹太人(尼哥底母),随后向撒玛利亚人(井边的妇人),现在又向外邦人(王室大臣)。显然这个人已经听说了耶稣有行神迹的能力,因此他想让耶稣和他一起到迦百农去医治他的儿子(447)。

4.     48节中耶稣对“人”总是寻找神迹奇事的评价不光是针对那位大臣,而是针对普世的。耶稣想要寻见的乃是并非因为看见神迹奇事就信他的人。

5.     这时,那个大臣强烈地恳请耶稣,因为他的儿子快要死了(449)。显然至少对他来说,耶稣,这个行神迹的人,是的他唯一的希望。耶稣很可能看到了这个单纯的信心,就宣布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450)。耶稣只需说句话,就能远程治疗!经上记着说“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450)。

6.     当他回到家后得知就在耶稣说那句话的时候,他儿子的病就好了,这样他的信心就更加强、更坚定了(45153)。不仅如此,这事导致他们全家都信了耶稣。

7.     再一次,神迹记号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对耶稣的信心,结果是生命。这里是一个图象化的范例,证明这个真理的现实性。

8.     为什么约翰选择了包括这件事在他的福音中呢?最可能是为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为表明弥赛亚来不仅对犹太人作工,也对外邦人作工。第二,为了表明神的令人敬畏的力量,他只需说一句话,就能在远距离治好一例已经没有希望了的病。外邦人也能够,而且确实作到过,信靠耶稣。

9.     耶稣的第一年公开事工到此就结束了。当耶稣为一个没有被说明的节日(可能是逾越节)前往耶路撒冷时(51),与犹太人发展出了激烈的冲突,并一直延续到第12章。这些纠纷的核心是安息日,以及耶稣自称是神。在这些纠纷中有一些在整个圣经中最复杂、最深奥的教训,其中有些将仅仅跟随耶稣的人与真正的门徒区别开来(见666)。

第三个作见证的神迹记号──在安息日医好瘫子5115

10.  现在场景移到耶路撒冷的一个叫毕士大(“怜悯之屋”)的池子旁,那里聚集了许多残疾人和病人,希望有机会被医治。因为他们听到过一种传说或迷信,说有某个天使会在某时来“搅动那水”;据说,水动之后第一个下去的人病就会痊愈(514)。第3节最后的“等候水动”,和第4节的全部内容,在多数最好的约翰福音手抄本里都没有被发现。事实上,没有一个早于主后4世纪的手抄本包含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初看就会觉得有些问题,因为它似乎与我们所知的神的行事方式相反。

11.  事实上,这里的焦点不是在那一大群人或是池塘本身,而是在两个人身上:“有一个人”已经病了38年,或许从生下来就开始了;另一个人就是耶稣(556)。

12.  耶稣的问题“你要痊愈么?”是预先设计好的,要看这个人是否愿意或希望被治好(56)。看来,虽然他仍然愿意,但希望正变得越来越渺茫(57)。耶稣既没有揭示自己的身份,也没有要求那人有什么信心。

13.  耶稣毫不犹豫地命令那个人“起来,拿起你的褥子走吧!”──这一句话里就有这个人衷心盼望着的医治(58)。注意:这个医治是瞬时而彻底的,所有从神而来的医治都是如此!这个神迹奇事的确是神的作为,出于神的主权的恩典。

14.  9节的后一部分并不是多余的笔墨,因为不是医病的神迹让犹太人骚动,而是它发生的日子。在耶稣的事工中,有关安息日的纷争占有重要位置。记住,安息的概念是先于律法的(见创213),耶稣从未废除过安息的概念,但他反对法利赛人对安息日的虚假的律法主义的诠释。

15.  犹太人突然指责被医好的人违犯了安息日,因为他拿了褥子(即作工了),这一看就知是十分荒谬的(510)。那人试图逃脱攻击,办法是通过将责任推到耶稣身上(511)。

16.  犹太人试图发现治疗者的身份,但耶稣象他经常做的那样,“躲开了”(51213)。

17.  是耶稣后来在殿里找到了这个人,并警告他不许再犯罪了(514)。虽然不是绝对清楚,但它暗示这个人的病是他某次犯罪的特别结果(参见913)。如果不是的话,那么耶稣可能是指他缺乏对基督的感恩或赞美。于是这个人告诉犹太人那医好他的人是耶稣,这样就设立了直接冲突的舞台,在其中犹太人的宗教制度弃绝了耶稣、并要杀死他。

18.  这个神迹的要旨主要不是为了显示耶稣有医病的力量,而是要表明他有在安息日之上的权威(即,他是神)。耶稣要向犹太人显明:不光他们对安息日的概念有错误的理解,甚至就连对神本身──耶稣自己──的概念,也是错误的。

19.  注意,经文没有描述被医好的人有任何信心、感恩、赞美等等。基督医治那人完全是自发的,是一个出于怜悯的行为,与那人是否缺乏信心毫无关系。这里的着重点是犹太人的反应,而不是那被医好的人的,为后来的冲突拉开了序幕。


指导研经题

443516

1.        为什么本书要收录医好大臣之子这件事?

 

 

 

2.        在什么时候那大臣才真地信了?

 

 

 

3.        为什么仅仅基于神迹的信心是不牢固的?

 

 

 

4.        你怎样描述那被医好的病人的反应?你觉得它怎样?为什么?

 

 

 

5.        那个人或耶稣违犯了安息日吗?

 

 

 

6.        为什么安息日的规定对法利赛人如此重要?

 

 

 

7.        今天的信徒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守主日(礼拜日)?


第八课

约翰福音

经文约翰福音5147

主题:对第三个神迹记号的回应──

  耶稣的教训对基督的五重见证

焦点:为什么信耶稣是神?

大纲

二.  公开的事工1191250

(道显给世人并被世人弃绝)

C.       有关道的激烈冲突511250

(信与不信的对抗)

1.        安息日在耶路撒冷医好瘸腿的人(5147)(第三个神迹记号)

c         冲突(1618

d       教训(1947

观察与注释:

在安息日医好瘫痪38年的病人这件事,为耶稣与犹太宗教领袖的第一次主要冲突拉开了序幕。在1947节中耶稣的教训是关于他的圣子身份的最重要的经文之一。这部分可分为两个主要的段落:1929节讨论耶稣是[他的身份],3047节讲述耶稣做了些什么[他的工作/使命]。

1.      耶稣是对犹太宗教体系的一个真正威胁(见约114548),因为他不仅挑战了他们对律法的解释,更挑战了他们所给出的得救的途径。所以“犹太人逼迫耶稣”(516)。1718节表明了两个主要原因,说明犹太人为什么不止想赶走耶稣,而且想“杀他”:

1)       他打破了法利赛人对律法的解释(违犯安息日)。

2)       他使自己与神同等(亵渎神)。

这两条违犯,每一条都可以受到被石头打死的刑罚。耶稣在回答关于安息日的事时,首先指出父神和我都在“作工”。守安息日(创213;出20811)并不意味着必须停止一切活动。必要的工作、怜悯和治病与安息日的整个本质是一致的。法利赛人已经达到荒谬的程度,认为生火或拔出一根白头发都违犯了安息日(见路131415 145)。

2.     不过,最激怒犹太人的还是亵渎神的问题──耶稣称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神当作平等518)。可是,如果耶稣的确是神——事实上他正是,那么亵渎神这项罪名就根本不能成立! 耶稣作出的反应正表明了这一点。

耶稣的圣子身份51929

3.     耶稣给出了两个论点,第一个在1929节中,阐述他的圣子身份以及与圣父的平等地位。耶稣的回答围绕着两个关键词而展开:生命审判

4.     耶稣作出了如下论断:

1)       子只做父所做的事(51920)。耶稣在此阐明:他不是与父相分离的一个独立的“神”(52123)。他们在本质上是合一的;只是在功能上,耶稣显明(揭示)并体现(反映)了父(见约114 18)。

2)       既然子同父一样是赋予生命并掌管审判的,他也应该得到同父一样的尊敬和荣耀(52123)。犹太人承认并教导:神是所有人的生命的给予者和审判者。耶稣是在说:既然我掌管生命和审判,我就是神。审判这一责任是从父那里分派而来的,而生命则是神自己的本性中所固有的(52627)。注意24节如何把生命和审判连接起来。子的永恒生命延伸到所有信他的人身上,使他们免于遭受每个人都本应受到的神的审判。

3)       所有的人都将有身体的复活,而这将最终无可置疑地证明:耶稣既是赐生命者又是审判者。这事将在拉撒路身上预演(第11章),在基督身上被人见证(第20章),而所有的人在将来都会亲身经历(启20)。请记住:“行善”并不能使人得救,“作恶”本身也并不能给人定罪——它们只是确认并表明一个人是否已经接受了永生(见约33021;路64349 201213)。

对基督的五重见证53047

5.     现在耶稣开始较少地谈有关他的位格或身份(他是谁)的问题,而转向更多地谈及他是什么和正在作什么(他的工作或使命)。在这一部分里(3047节),耶稣先做了三个准备性陈述,然后就出了一个五重见证,就此结束了他的论证。

6.     耶稣首先声明:他所作的不是凭他自己的意思,而是“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说明他是为父的使命而来,而不是他自己的(530)。

7.     其次,因为人指控耶稣违犯了律法,所以他在为自己作辩护时就不能为自己作见证──这在法庭上是不允许的(531;但请看约814中,耶稣声明他的见证是真,因为他所讲的都是来自他的个人经历)。

8.     第三,耶稣说有一位对他的见证是真实而有效的──那就是父(532)。在以后的53738中,耶稣将平白地讲明这个事实。

9.     3337节中特别陈述了对基督及其工作的五重见证,论点如下:

#1      施洗约翰的见证3335

约翰圆满地完成了他的角色,就是为光(耶稣)作见证(另见168)。

#2      耶稣的神迹记号的见证36

耶稣在这里指出他的一般的活动,又特别地指出他的神迹记号,都证明他是被父神差来的。约翰已经记录了三个神迹记号,证实耶稣就是基督。他还行了其他许多未被记载的神迹,都表明了他就是神(见445)。

#3      父的见证3738

父神已经对基督的位格和事工作出见证。这里耶稣可能在特别指他的受洗(见约13234)或变像(未记录在约翰福音内)或是他的复活(第20章)。但这对那些犹太人来说毫无效果,因为他们拒绝基督。如果他们接受基督,父也会向他们作见证。

#4      经文的见证3944

耶稣在此指出经文本身并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539)。任何对圣经的研究,如果不能将人引向基督或与基督建立更深的关系,都是偏离正轨的!书面上的神的话指向活的神的道——这才是它的功用。这些犹太人真正的问题是“不愿来我这里。”因为拒绝,他们没有生命。更有甚者,他们寻求的是自己的荣耀,而不是神的荣耀,神的爱就不在他们里面。

#5      摩西的见证4547

耶稣提到的最后一个见证是摩西本人。犹太人把希望寄托在摩西身上(928),依靠自义,基于外在地遵守摩西律法;而不是基督,那是摩西所指向的(见路2427 44)。其实正是他们所依靠的律法最后会给他们定罪(见太51720;加31924;罗212)。但犹太人表现出他们既不真正理解摩西,也不真正相信摩西,因为如果他们信了摩西,他们就会信耶稣。

10.  耶稣出示的证据是无可否认的,它超越了一切怀疑,证明了他就是应许的弥赛亚,神的儿子。他的确就是──安息日的主。


指导研经题

51647

1.        耶稣是否违犯了象神所立的那样的安息日?

 

 

 

2.        今天的信徒应以什么为指导来在主日守“安息的观念”?

 

 

 

3.        耶稣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见证人来提供强有力的、可信服的、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他自己是谁。如果你今天因作基督徒而受人审判,是否有足够多的证据来“定你的罪”?你会叫谁来作你的见证?

 

 

 

4.        哪一个对基督的见证对你的冲击最强烈?

 

 

 

5.        你为什么研读圣经(见539)?

 

 

 

6.        摩西在旧约中以什么方式写道了耶稣?


第九课

约翰福音

经文约翰福音6140

主题:给五千人吃饱(第四个作见证的神迹记号)

  在水面上行走(第五个作见证的神迹记号)

焦点:软弱的信心遇见基督的充足

大纲

二.  公开的事工1191250

(道显给世人并被世人弃绝)

C.       有关道的激烈冲突511250

(信与不信的对抗)

2.        在加利利过逾越节(6171

a.        喂饱5000人(114)(第四个神迹记号)

b.        在海面上行走(1521)(第五个神迹记号)

c.     教训(2240)“我是生命的粮”

观察与注释:

约翰福音的第5章和第6章之间又过去了一段时间。第6章的事更象是发生在基督死前大约壹年。施洗约翰在此时已经被斩首。耶稣这时在普通老百姓中间大受欢迎,而宗教领袖对耶稣的敌意也在急剧增长,而且再也不会减弱。

给五千人吃饱(第四个神迹记号)6115

1.     场景又一次改变——从耶路撒冷转移到了加利利海(61)。庞大的人群跟随着耶稣,主要是因为他所行的神迹,特别是与医病有关的(62)。请注意,这一章中许多人寻求耶稣是因为他能为他们做的事情(治病——62;吃饱——626)。这里要讲的一个主要观点是:虽然耶稣能够而且确实满足了他们的生理/物质需求,但这不是他来的目的!那些以这种理由寻求他的人实在是以错误的理由寻求他。

2.     当耶稣和门徒们坐下时,一大群人跟了来,耶稣知道他们很饿(63)。为了“试验”门徒们对耶稣的供给能力的信心以及他们服从的意愿,他问腓力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656)。这种提问方式暗示,依人来说这是不可能作成的。

3.     腓力的回答是很自然的——这么一大群人,即便每人只吃一口,也要花八个月的薪水(200个银币)才能供得起(67)。提供这么一大笔资源显然是这些门徒力所不能及的。

4.     还是安得烈发现了一个男孩拿着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他向耶稣提问的真正意思是:“那又怎么样!”(689

5.     耶稣迅速地控制了局面,他让那些人坐下。这些人中单单男人的数目就有五千之多,门徒肯定对耶稣到底在想什么感到奇怪(610)。

6.     这个神迹同下一个神迹一样,基本上是为门徒们而行的教导的神迹,在人类不可能应付的环境里,耶稣展现了他的全然充足。

7.     耶稣祝谢后,在他手中发生了倍增的神迹,他通过门徒迅速地把饼和鱼分发给了人群(611)。耶稣的供应永远是充足的,吃剩的零碎要用十二个大篮子(也许每个门徒一个)才能装下(61213)。

8.     人群的反应是立即的和自私的。在耶稣身上他们看到一个满足生理需求的提供者,能摩西在旷野所做的一样供给以色列人。耶稣必定是摩西在申1815中所说的将要来临的“那先知”,参见约121614)。

9.     人们准备当场推耶稣为王,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要强迫他!但耶稣依照神的时间表行事,在棕榈主日回到耶路撒冷之前,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因此,耶稣“独自一人退回到山上”(615)。就象一些人所建议的那样,犹大的狮子在作王统治人类之前,必须先作神的羔羊来救赎人类(见129)。也请注意:耶稣知道这些人心里的思想。

10.  耶稣对门徒展示的是:他们应当承认他们自己是无能的,而且当把自己所有的让耶稣所用,让基督通过他们成就人所不可能成就的事。

11.  给五千人吃饱的神迹为耶稣进一步的“生命的粮”的教训提供了背景(2271)。耶稣总是使用一个物质的实物课来教训一个重要的属灵真理。

海面上行走(第五个作见证的神迹记号)(61621

12.  不过,在耶稣教导出那段教训之前,他对门徒们还有一个私下的课程。

13.  将近晚上,门徒们开始渡过加利利海去往迦百农。耶稣显然还独自在山上,所以他们离开他自己走了(61617)。

14.  当船行到大约壹半路程时,一场很常见的暴风雨使得行进变得十分困难。耶稣“在海面上走”向他们,他们很害怕,更多是对耶稣的出现,而不是对暴风雨(61819)。

耶稣向他们作的宣告是极为重要的。“是我”的字面翻译就是“我是(自有永有的)”──他表明自己是神。他们接他上了船,然后,另一个奇迹出现了——“船立时就到了岸。”显然耶稣把这条船、门徒和一切都直接移到了目的地(62021)。

15.     耶稣设计这个神迹的目的是为了向门徒们表明基督与他们同在的迅即性,即使在极为困难的境况中。耶稣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让他们明白:他,作为神,能够满足他们的每一个需要,而且还远不止于此!

“生命的粮”的教训62240

16.  跟在给五千人吃饱的公开神迹之后的教训是从22节开始,并持续到本章的末尾。2240节是这段教训的第一部分。这段教训的后半部分(4071节)将是下一课的主题。请记住耶稣总是用一个物质的实物课来教导属灵的真理。正如他在井边对撒玛利亚妇人所做的那样,他要从已知的东西(具体的──饼)转向未知的东西(抽象的──生命之粮)。

17.  第二天,人们又在海的另一边找到耶稣,不知道他是怎样到达那里的(62225)。1622节所述的神迹是为了教导门徒而私下里行的。

18.  耶稣直截了当地摆出对话的姿态,声称他们寻求是因为肚子能吃饱。他警告他们:不要“为必坏的食物而劳力(行为)”,应当寻求属灵的食物(永生),而那神所赐予的礼物(即不能靠行为获得)(627)。

19.  这里人们问的两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耶稣已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那个时代的虚假的宗教教导, 即强调人要靠个人努力挣来进入神的国的权利。谨记“进入神的国”实质上就是“得永生”(得救恩)的同义词。

20.  628中的是第一个问题。它非常简单──我们必须行什么才能得救。你看,法利赛人的教导是说:人必须通过自义获得永生(进入神的国),表现于在外表上遵守律法。

21.  耶稣的回答极具指导性,按他们看来也相当激进和极端:你们唯一能作的“工”就是“信神所差来的(耶稣)”,即,你们的救赎不能从作工(行为)而来(629)。

22.  犹太人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意思是——“你行什么神迹来验证你说话的真实性呢?”(630)。 他们引用了摩西在旷野给他们吃“吗哪”的例子(631)。耶稣的回答是提醒他们:摩西只是一个工具,神(“我父”)才是吗哪的真正来源(632)。更进一步,神的粮(耶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并且赐生命给世界(633 另见约14)。

23.  没有完全理解耶稣的话,这些人提出要“这个粮”(634)。正是在此,耶稣作出了他七个重要的“我是”声明中的第一个(见出31314)──“我是生命的粮”,由此将自己和神耶和华等同起来(635)。与他对井边的撒玛利亚妇人所说的一样──你寻找物质的东西,它们只能给你暂时的满足;而我给你属灵的东西,可以永久地满足你内心里最深切的渴望和需求。

24.  耶稣转而告诉人什么是那唯一的使人得到“生命的粮”和永远的属灵满足(得救恩)的途径──信耶稣(637)。你一定明白这个教训是如何革命性地、针锋相对地与宗教领袖对人们的教导相反。毫不奇怪有这么多人对接受基督的礼物有这么大的障碍!

25.  63740中,耶稣教导了几条你绝对不应当错过的有关救赎的重要真理:

#1  神主权地呼召人来得救赎(637)。

[从神的角度看]

#2  耶稣来是为遵行父的旨意,而不是自己的(638)。

#3  父对耶稣的意旨是永远确保所有父呼召的人都能得救(639)。

#4  进一步说,神对救恩的主权旨意是──

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640

[从人的角度看]

注意,这里“旨意(意思)”一词的希腊文是thelema(“特莱玛”),意思是愿望、意图或者是确定的目的。按上下文,此处的意思似乎是“确定的目的。”

经文教给我们两条平行的真理──

(1)    神在救恩中的主权拣选;

(2)    人的信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救恩。

不要试图去完全理解为什么如此──只要凭信心接受它!到了永恒态,这两条平行的真理最终会合一,变得可以理解。

26.     耶稣对他自己和救赎之路做了一些非常惊人而且深刻的阐述。第6章的最后一部分(4171节)记述了在耶稣专门而详细地解释他所说的“生命的粮”的含义时,群众和门徒的反应。如经上所说,“这话甚难”,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了它(660)。


指导研经题

6140

1.        你在给五千人吃饱的神迹中看到了什么目的?

 

 

 

2.        这个神迹表现了耶稣的什么属性?它是怎样指导门徒的?

 

 

 

3.        剩下的食物零碎有什么重要含义?

 

 

 

4.        为什么耶稣不让人们推他为王?

 

 

 

5.        61621所述的事教导我们什么要点?

 

 

 

6.        只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物质需要而寻求耶稣是不是错的?

 

 

 

7.        62640是如何反驳“凭行为得救”的假教义的?

 

 

 

8.        你怎样谐调37节和40节?


第十课

约翰福音

经文约翰福音64171

主题灵魂与生命之道──“生命的粮”的教训

焦点:对真正的门徒要求什么

大纲

二.  公开的事工1191250

(道显给世人并被世人弃绝)

C.       有关道的激烈冲突511250

(信与不信的对抗)

2.        在加利利过逾越节(6171

d.     犹太人和门徒的回应(4171

观察与注释:

6章余下的部分(4171节)总结了耶稣的“生命的粮”的教训,而且在其中轮番出现教训、回应和提问。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这一段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表明所有的人对耶稣的需要,和耶稣是如何满足这种需要的。

1.     犹太人对耶稣说自己是“生命的粮”的教训的第一个反应是发出不满的嘀咕,抱怨耶稣的话令人费解。特别是因为他们了解他在地上的家庭,就更不能理解他怎么会是“从天上降下来”的(64142)。本章中至少有七处耶稣声明他的属天的出身(633 38 41 42 50 51 58),而犹太人仍然对他的道成肉身一无所知。

2.     耶稣命令他们停止抱怨,让他更清楚地解释一下他话语的意义(643)。

3.     于是,耶稣就他本人作了一番惊人的论断:

1)       除非人信耶稣,否则没有人能得到永生(进入神的国),——他是唯一见过父,并能将父显明给人的人(4347节)。

2)      耶稣重申他就是“生命的粮”,并提醒他们旷野中的吗哪只能暂时解决饥饿——吃它的人仍然会死。吃天上的粮才会得到永远的满足——甚至超越死亡(4850节)。

3)      耶稣解释说,正如人需要物质的粮来提供营养以维持生命,人也必需吃生命的粮(耶稣),才能有永远的属灵的营养。耶稣所指的粮就是他的肉(身体)在十字架上为人牺牲。十字架上的就是对属灵的“世人之生命”的供应(51节)。

4)      犹太人显然是属灵瞎眼的,将此想成了食人肉(52节)。但耶稣所谈论的不能照平白字义理解,而要按象征字义去理解,他所说的吃实际上等同于接受、来到、看见或相信基督。吃耶稣的肉就是个人接受他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赎罪的死,并因此得到永生。

除非人接受基督的破碎的身体(它打破和消除了罪的权势[彼前2:24;罗6:5-7])和基督所流的血(它影响到罪得赦免[弗1:7]),他就没有生命。从另一方面来讲,凡信耶稣(把信心放在基督身上)的人,耶稣应许将复活得永生(62:52-54)。

4.     耶稣在此声明,属灵的才是真实的(真正的、可靠的、实在的),是人所必须寻求的──而满足生理/物质的需要不是(6:55)。

5.     注意耶稣说当一个人“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即凭信心接受基督的救赎之死──之后,将会出现一些特别的结果:

1)       “将不会死”(550

2)       “将永远活着”(551 58

3)       “将在末日里复活”(554

4)       “在我(耶稣)里面,我也在他里面”(556

5)       “将会活着”(557

6.     许多解经家认为耶稣在这段里讲到与主的晚餐(圣餐)的联系。但这时离主的死还有一年,耶稣在这里所讲的不是纪念活动,而是救恩本身,它是由接受基督的工作,而不是主张自己的工来实现的。然而,这段文字的确能大大增加我们对主餐意义的理解(见林前111229)。

7.     耶稣在迦百农的犹太会堂里教导了这番深刻道理。对犹太人,这些只是某种“甚难(理解)”的话,实际上是“叫人跌倒的”(65961)。你可以看见:耶稣的教训与犹太人所教的凭行为得救的道理是多么水火不相容。耶稣的教训在他们看来纯属愚拙的废话(见林前11825)。

8.     耶稣再次提到他是谁,以及他将来的升天,就是回到天上,他本来是从那里降下的(662)。他们怎么还不明白他是谁呢?

9.     63节归纳了耶稣的教训——“肉体是无益的。”他所说的不是生理的、物质的,而是属灵的含义。归根结底,只有属灵的才是真实的——实际上,它是生命本身的基础。在耶稣的话里也能听到他在撒旦引诱他把石头变成食物时的回答的回声——“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引自申83)。

10.  约翰再次向我们指向一个决定,惟有两个选择——不信。有些人能够接受耶稣的教训,有些人则不能。耶稣又一次强调了神对于救赎的主权性(66465)。

11.  对于许多(如果不是绝大多数)门徒(从某种松散意义上说的“跟随者”──出于好奇而不是委身的)来说,这番教训实在太难了,所以他们“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666)。这是整个新约中最令人伤感的陈述之一。至少有两个主要原因使这么多人在此刻弃绝基督:

1)       他们对耶稣满足生命的物质需要的能力更感兴趣,而不是属灵需要。

2)       他们不愿意相信他们的传统自义行为对于进入神的国没有任何用处。

12.  耶稣质问“十二个门徒”,问他们是否也想离去(667)。西门彼得的表态是极为重要的,可能就是在约翰福音中的与太161317的对应。属灵洞察力终于来到了:

“主啊,你有永生之道”。一个确定的信念和委身已经在他心中形成——耶稣是“神的圣者”(66769)。这是一个人对耶稣必须要作出的结论。

13.  虽然彼得相信他是在代表十二个门徒(“我们”)说话,但耶稣“知道人们心里存的是什么”(见225),知道犹大将会出卖他。但这也是在按着神的主权目的而发生的(见6641246132130)。


指导研经题

64171

1.        “吃”基督的身体和“喝”基督的血的意思是什么?

 

 

 

2.        按这一段的意思,接受基督有什么特别的结果?

 

 

 

3.        耶稣的这一段教导为什么如此令人难以接受?从什么意义上它“让人跌倒”?

 

 

 

4.        耶稣为什么说“肉体是无益的”?

 

 

 

5.        人要作什么才能从对基督好奇变为对他委身?

 

 

 

6.        你自己有没有被神的一个教导(一句话)所质问,而你转身离开了?如果有,为什么?


第十一课

约翰福音

经文7153

主题对世界作见证──信/不信

焦点通向属灵悟性之路

大纲

二.  公开的事工1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