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记

 

 

 

 

 

 

 

 

 

 

 

 

 

 

“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太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

(以斯帖记414节)

 

 

以斯帖记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414

王后瓦实提被废

 

 

 

 

 

 

 

 

 

 

1

以斯帖被立为后

 

 

 

 

 

 

 

 

 

 

2

哈曼策划除灭犹太人的诏令

 

 

 

 

 

3

以斯帖的计划

 

 

 

 

 

 

 

 

 

 

 

 4

哈曼同被邀请

 

 

 

 

 

 

 

 

 

 

 

 5

哈曼的尴尬

 

 

 

 

 

 

 

 

 

 

 

 

 6

哈曼的下场

 

 

 

 

 

 

 

 

 

 

 

 

 7

再降谕旨

(

给犹太人平等机会

)

 

 

 

 8

犹太人的仇敌被打败

 

普珥节的设立

 

 9

末底改高升

 

 

 

 

 

 

 

 

 

 

 

 

10

    阴谋除灭犹太人

          神的庇护拯救

                    神的大能掌管万事

 

 

 

 

以斯帖记大纲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414

 

一.  阴谋除灭犹太人11417

1.       皇后瓦实提被废1122

1)       亚哈随鲁王的大摆筵席(19

2)       亚哈随鲁王的愚蠢谕旨(1022

2.       以斯帖被立为后2118

1)       寻找新王后(14

2)       对以斯帖特殊的预备(515

3)       挑选以斯帖为后(1618

3.       末底改揭露了刺杀王的阴谋21923

4.       哈曼策划除灭犹太人的诏令3115

1)       提升哈曼(16

2)       哈曼反对犹太人的阴谋(715

5.       以斯帖的计划4117

1)       末底改的反应(14

2)       以斯帖的反应(512

3)       末底改的求诉(1314

4)       以斯帖的设想(1517

 

二.  神的庇护拯救51103

1.       哈曼同被邀请5114

2.       哈曼的尴尬6114

1)       哈曼的傲慢(19

2)       哈曼的羞辱(1014

3.       哈曼的下场7110

4.       再降谕旨给犹太人平等机会)(8117

1)       末底改作大臣(12

2)       以斯帖求王拯救(38

3)       亚哈随鲁王发与前旨相反的谕旨(914

4)       犹太人的庆祝与末底改的被尊崇(1517

5.       击败犹太人的敌人9119

1)       在书珊城的胜利(110

2)       赐给书珊城的犹太人额外一天(1115

3)       在其他省份的胜利(1619

6.       设立普珥节92032

1)       末底改号召庆祝普珥节(2028

2)       以斯帖最终确立普珥节(2932

7.       末底改的高升1013

 

 

 

 

 

 

 

 

 

 

 

 

 

 

 

 

 

 

 

第十四课

 

以斯帖记

 

经文:   以斯帖记11223

 

主题:   皇后瓦实提被废

              以斯帖被立为后

 

重点:  神通过人主权地实行他的旨意

 

大纲:

 

一.  阴谋除灭犹太人11417

1.       皇后瓦实提被废1122

1)       亚哈随鲁王的大摆筵席(19

2)       亚哈随鲁王的愚蠢谕旨(1022

2.       以斯帖被立为后2118

1)       寻找新王后(14

2)       对以斯帖特殊的预备(515

3)       挑选以斯帖为后(1618

3.       末底改揭露刺杀王的阴谋21923

 

观察和注释:11223

 

介绍

 

时间是主前483年,故事发生在古波斯帝国的四个首都(巴比伦、波斯波立、书珊、亚马他)之一书珊的冬季王宫里。当时的统治者是亚哈随鲁王,希腊文称为薛西王一世(大帝)。他的统治是从主前485年到主前465年。

从主前483年至473年的十年期间,围绕着两个犹太人发生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故事。这两个犹太人一个是末底改,意思是“马尔杜克是神”(马尔杜克是巴比伦人拜的假神之一),很明显这是他的外邦人名字,圣经没有讲他的希伯来名字是什么;另一个是他的堂妹以斯帖(波斯文里是“明星”的意思;她的希伯来名字是哈大沙,意思是“爱神木”,是地中海沿岸的一种馨香的桃金娘科植物。这都是非常普通而且“世俗”的名字,表明他们家庭没有任何宗教和王族的敬虔或高贵的遗传。但神却是使用他们来挫败亚哈随鲁王的大臣哈曼的阴谋,哈曼企图消灭留在波斯的犹太人,就是在巴比伦被掳后没有返回耶路撒冷的人。

这些犹太人决定不返回耶路撒冷,清楚地表明他们没有遵从神的旨意(赛4820;耶508516),但这本书中神继续保守不守信的犹太人,显示出耶和华是信实的、守约的神。

 

皇后瓦实提被废1122

1.       亚哈随鲁王是在“波斯和玛代”的贵胄、臣子和军事首领面前,为庆祝他的伟大而设宴六个月的过程中(114)。很可能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他的首领策划和计划入侵希腊,入侵希腊是发生在大约主前480年。

 

2.       180天后,又“为所有住在书珊城的大小人民”(15)摆设筵席7天。酒和其奢侈品多得不可胜数(168),当筵席接近尾声时,人人都醉醺醺的,酒精主宰了各人的头脑(110)。同时,王后瓦实提也为妇女另外摆设了筵席(19)。很明显,虽然书珊城有“六宫粉黛”,但当时男女还是“授受不亲”的。

 

3.       当酒涌到王的脑袋里(110),他命令太监把王后瓦实提带来,“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111)。许多人猜测亚哈随鲁王打算让公众欣赏他如何挑逗王后,那会是侮辱性、令人尴尬和羞耻的,但在经文中没有给出确凿的证据;也可能是因为王后正在怀孕、感觉不适,她于翌年(主前483年)生下太子亚达薛西,就是后来派尼希米去重修耶路撒冷城墙的王;或者是亚哈随鲁王为她的美貌而骄傲,要在其他人面前吹嘘一番。不论是什么原因,“王后瓦实提拒绝”遵命前来(112)。

 

4.       没有酒的影响,亚哈随鲁不可能表现得如此时一样(112)粗暴和愚蠢(见21)。王把瓦实提的拒绝看成是对他的男人形象和王权的个人冒犯(11516)。在“他的明哲人”的忠告与建议下,王签署了人类历史中最荒唐的谕旨之一,认为“王后的这事必传到众妇人的耳中,他们就藐视自己的丈夫”(11718)。

 

5.       醉酒的王在他的参谋的帮助下,造了不能废除的谕旨,晓谕天下的妇女,如果她们违背她们丈夫的权柄,被离弃的王后瓦实提就是她们的下场,并假设如此这般,所有的妇女都“必尊敬她们的丈夫”(11921)。实际上,王送到各省的命令是“为丈夫的在家中作主”(122)。顺服是源于理解和尊重权柄,而不是任何人的命令。另外,这个荒唐滑稽的谕旨也是在实际上不可能被监督执行的。

 

6.       这件事与罗828和创5020的境况何其相似!谕旨是糟糕的,是不明智的,既不公平,也不公义,它为以斯帖代替瓦实提成为王后开辟了道路(119),神知道以斯帖需要成为王后,把她放在极显赫的地位上,来挫败哈曼的阴谋。

 

以斯帖被立为后2118

7.       当王清醒过来,他开始认识到王后瓦实提已被他不可反悔地打入了冷宫,而他迫切地需要一个新王后(21),于是开始了选美,与之相比,美国小姐的选美相形见绌。可以考虑成为王后的基本资格非常简单:(1)美貌,(2)年轻,(3)处女(没有结婚的女子)(22)。在王统治下的127个省,下令“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王喜爱的女子”(包括容貌和床上表现)可以成为王后(2414)。

 

8.       于是,末底改被介绍出场了。他是一个犹太人,出自便雅悯族。另一个人物是他的堂妹(他叔叔的女儿)以斯帖,以斯帖是在她父母死后被末底改抚养长大的(257)。末底改的曾祖父基士被巴比伦人掳去巴比伦,因此末底改在血统上联到被掳的但又没有回归家园的犹太人。

 

9.       以斯帖被描写成是“容貌(身材和面容)俊美的女子”(27)。你可以猜想,不久,她就成为王后的候选人(28)。

 

10.    哈该看到以斯帖,就知道她是潜在的王后,“以斯帖得希该的喜悦,他就恩待她”,给她需用的“化妆品”,“食物”,“派当得的(最好的)七个宫女”,“使她住女院最好的房屋”。哈该不知道神正在使用他来成就神的旨意!以斯帖接受了这一切。

 

11.    在第1011节,是一个有趣的注解,在末底改的建议下,以斯帖对她是犹太人的事实保守秘密。你可以把她的行动与但以理在被掳中的行动作个比较,但以理公开宣告他是犹太人,并拒绝提供给他的特殊待遇(但1章)。后来,以斯帖的犹太血统对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7章)。

 

12.    每个候选人在那一个晚上晋见王的机会之前,都用“没药油”,“香料”和“洁身之物”来洁净身体12个月(21214)。如果她讨王的喜悦,她也许还会被再次召见,否则,她只是女院中众多女子中的一个罢了(214)。

 

13.    你可以猜想其结果──以斯帖遵从哈该的忠告,“王爱以斯帖过于众女,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21517)。注意:从当时的法律来看,以斯帖被选入王宫女院就等于与王结婚,成为他的许多妻子中的一个,所以她在被封后之前就与王同房不能算是她犯罪。而且她若在床上表现不好还不可能被封后呢!以斯帖的作为不能说明婚前性关系是被圣经认可的。

以斯帖成为王后是在479年,大约是瓦实提被离弃四年之后,并在亚哈随鲁王试图征服希腊的战役中被明显击败(主前480年的萨拉米战役)之后不久。现在,有一个为以斯帖的名而大摆的筵席(218)。

 

末底改揭露刺杀王的阴谋21923

14.    现在叙述的焦点回到“坐在朝门”的末底改身上。显然,末底改现在有了某种官方职位,因为王的事是在朝门办的。以斯帖继续顺服在末底改(她的养父)的权柄下,听从末底改的话。甚至在成为王后之后,她也没有揭示自己是犹太人(220)。

 

15.    末底改在执行公务的时候,发现了刺杀王的阴谋,并告诉了以斯帖,以斯帖报告与王,王为末底改记了功(但未赐赏)(222)。两个坏蛋被挂在木头上,这个事件被载入史册(223)。后来,当哈曼的阴谋展开时,这事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见613)。如果末底改在此时得了赏赐,那么,使哈曼中的圈套就成为不可能的。神根据他的旨意和他的时间,主权地行事,设置环境!

 

 

 

 

 

 

 

 

 

 

 

 

 

 

 

 

 

 

 

指导研经题

 

以斯帖记11223

 

1.       考虑一下王的谕旨(11922),在丈夫/妻子的关系中,是否可以强迫顺服权柄?(见弗51831;多235

 

 

 

2.       为什么末底改和以斯帖留在书珊城?他们是顺服了神?还是背逆了神?(赛4820;耶508516

 

 

 

 

3.       以斯帖在选美,成为新王后的过程中十分认同于波斯的风俗,请与但以理在但以理书第1章中的表现对比。

 

 

 

 

4.       以斯帖保守她犹太人血统的秘密,是对的?还是错的?

 

 

 

 

5.       以斯帖在被封为王后前与王的性关系是对还是错?一般来说,婚前性关系是对还是错?

 

 

 

 

 

6.       在第12章中,你能说出在哪个具体的时刻神主权的手在工作吗?

 

 

 

 

 

 

 

 

 

 

 

 

 

 

 

 

 

 

 

 

 

第十五课

 

以斯帖记

 

经文:   以斯帖记31514

 

主题:   哈曼策划除灭犹太人的诏令(3章)

        以斯帖的反应(第4章)

        哈曼同被邀请(第5章)

 

重点:  神主权地控制着环境以成就他的计划

 

大纲:

 

一.  阴谋除灭犹太人11417

4.       哈曼策划除灭犹太人的诏令3115

1)       提升哈曼(16

2)       哈曼反对犹太人的阴谋(715

5.       以斯帖的计划4117

1)       末底改的反应(14

2)       以斯帖的反应(512

3)       末底改的求诉(1314

4)       以斯帖的设想(1517

 

二.  神的庇护拯救51103

1.       哈曼同被邀请5114

 

 

观察和注释:31514

 

提升哈曼316

1.       正当以斯帖和末底改一切顺利时,故事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典型的坏蛋哈曼,他不久前刚被提升为王的宰相,他是一个亚甲族人(31),可能是从亚玛力人的王亚甲(撒上1520)传来,就是以扫的后裔,与神命所传的以撒一支世代为敌。这里,我们又有了一个圣经事例,在其中撒旦利用他所授意的人要毁灭神的子民;因为这个除灭犹太人的诏令是发给波斯所有的省份,包括在巴勒斯坦地的犹太余民(那些顺服了神的旨意而回归家园的人)!(见11368)。

 

2.       末底改拒绝“跪拜”哈曼,使人想起但以理和他的三个同伴。至少末底改谨守着申命记61315中的诫命!而末底改给出了他的原因,他是犹太人。犹太人只敬拜唯一的神,而不是人,是与众不同的!(324)。虽然有人认为鞠躬跪拜只是表示尊敬的动作,它们也是敬拜(崇拜)的行为。

 

3.       哈曼有愤怒的反应是可以预料的,但他对波斯帝国里所有的犹太人的报复却是非常走极端(356)。很可能哈曼对犹太人的仇恨是由来已久,并铭心刻骨,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付之行动了。

 

哈曼的阴谋3715

4.       哈曼计划毁灭犹太人的时间是很重要的,他在正月掣了签(普珥)以决定最佳时机动手。这时以斯帖成为王后大约有四年了。抽签所定的日子是第十二月,就是亚达月(二、三月间)。于是,哈曼来到亚哈随鲁王面前(378)。

 

5.       哈曼小心地不指出具体的人,亚哈随鲁王根本就没询问。哈曼为请求毁灭犹太人给出两个原因和一个贿赂:

1)       他们是不同的民。

2)       他们不守王的律例。

哈曼还提出捐一大笔数目可观的钱给王的府库,用来灭除犹太人。他满心打算从犹太人(389)那里收缴财物(313)。

 

6.       王同意让哈曼去经办,“犹太人的敌人”得到了王正式的赞同,哈曼知道,根据玛代波斯的法律,王命是不可以撤销的!(见11931011

 

7.       “全然剪除,杀戮灭绝犹太人”的旨意是在正月(尼散月)十三日签发的,在十二月(亚达月)十三日执行(31213)。在执行的日期之前,几乎有一年的时间。在神的庇护下,犹太人有时间准备,来挫败这命令,因为在书珊城所发生的,会对波斯帝国境内所有的犹太人产生影响。

 

8.       当旨意传遍,人们开始意识到它的含义的时候,“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而“王同哈曼坐下饮酒”(315)。甚至对残忍的波斯人来说,王的旨意似乎也是过分严厉和不必要。

 

以斯帖的计划4117

9.       末底改对旨意的反应是“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痛哭哀号”(412)。虽然没有提及祷告,但这样的行动就是在神面前悲哀(撒下111)和痛悔(拿356)。毫无疑问,其他省份(比如在巴勒斯坦的)真正信神的犹太人中,至少有一部分在祷告,恳求神的拯救(43)。

10.    以斯帖最初的反应是焦虑,也许对末底改的行为感到尴尬(44)。以斯帖叫王的一个太监(哈他革)作信使,传话给末底改(45)。

 

11.    哈他革见到末底改,了解到详情。末底改将抄下来的圣旨和说明请他带给以斯帖。注意,末底改相信是哈曼买来了王的赞同(468)。哈他革此刻才知道,以斯帖是个犹太人(末底改要她“为本族的人祈求”)。一种合理的假设是,末底改可能在指望以斯帖通过得王的宠爱来解救犹太人,而不是在期待神直接出手拯救(48)。

 

12.    以斯帖带回给末底改的话是:甚至她也不可以随便见王,如果没有召她,而她擅自见王的,必被处死,除非王伸出他的杖。以斯帖的犹豫可能是有道理的,因为她已经30天没有被召去见王了(不知道是否已经失宠)((41011)。

 

13.    末底改对以斯帖的呼吁设定了她行动的背景。他指出几点:

 

1)       你也会因这谕旨而丧命。

 

2)       如果你沉默,神必以其他方法拯救犹太人,你和我却要灭亡。

 

3)       你的地位可能是神所创造的环境的结果,或者说,你认为你为什么成了王后呢?(41214

 

14.    显然,末底改的一席话引起以斯帖的思考,她作了一个计划。注意,从这时开始,是以斯帖发号施令,而末底改听从。它的计划包括所有在书珊城的犹太人和她的宫女,以及她自己禁食3天。再一次,没有提及祷告,但禁食和祷告在圣经中是不可分离的(见珥114)。禁食的主要目的是为来到神面前准备自己。以斯帖决定宁愿死在王的手里,就象她反正不久后会死于谕旨的结果一样,这值得冒个人的风险──“我若死就死吧”(41517)。

 

15.    现在,神有了可用的器皿,可以让神通过它成就他的旨意,拯救犹太人。但首先,以斯帖必须愿意献上自己(向自己死),在她愿意失去自己生命的时候,她找到了对自身和对自己民族的拯救(参路92324)。

 

哈曼同被邀请5114

16.    以斯帖执行她的计划,使她自己站在王能看见她的地方,王“就施恩于她”(王看见她,就喜爱她)(512)。

 

17.    王询问以斯帖有何所求,以斯帖的回答令人琢磨不透,她邀请哈曼那天赴她和王的筵席。注意,王先答应会给她所请求的一切,“甚至国的一半”(53)。

 

18.    于是,哈曼就赴了以斯帖所准备的筵席(545)。这时,王的好奇心达到了顶峰,他再一次问以斯帖陈明她的请求。她的请求是哈曼和王明天再来赴筵席(58)。显然,这使王和哈曼都很高兴。

 

19.    为什么以斯帖没有在第一次筵席上就揭露哈曼呢?经文里没有说明,也许是她感觉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怯场”),或者时机还不成熟。基于第6章揭示的在第二次筵席之前所发生的事件,就可以看出,因为神还没有完全安排好背景舞台,让神所希望发生的事出场,所以以斯帖觉得时候未到。

 

20.    哈曼兴奋万分,因为不是每天都可以和王室一起共进御膳的,他巴望着第二次的筵席(59)。但看到末底改仍然蔑视他,再一次使他恼怒满心。哈曼让他自己对一个人的仇恨毁灭了他的生活(见513)。

 

21.    回到家中,哈曼不是忙于开“诉苦会”,而是开“炫耀会”,列举

1)       他的富有

2)       他的众多的儿女

3)       他在王面前的得宠

4)       他得到特别筵席的邀请(51012

 

可是,在513节,表示出他被自己对末底改的愤怒所愚弄,除了狠狠地报复,以上所列举的一切都不能“满足”他。

 

22.    为神所利用的哈曼的妻子细利斯,建议他造一个木架,把末底改(处以刺刑)挂在其上。下面局势的扭转正等待着这个徒劳的哈曼!这是何等的讽刺啊!哈曼几乎都等不到第二天亮,恨不能马上就去请求王同意他杀了末底改,把他展示在公众面前。

现在,一切都准备就绪,让神打开他的拯救计划,挫败哈曼毁灭以色列人的阴谋。

 

 

 

 

 

 

 

 

 

 

 

 

 

指导研经题

 

以斯帖记

 

1.       末底改拒绝对哈曼行礼是否合理呢?(325

 

 

 

 

2.       20世纪哪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是与哈曼邪恶的灭绝谕旨类似或相关呢?

 

 

 

 

3.       这毁灭的命令是否会对顺服的犹太人(余民),即在被掳流亡后回归耶路撒冷的人,产生影响呢?

 

 

 

 

4.       末底改是否显示出他信靠神来拯救犹太人?还是他倚靠以斯帖的王后地位来拯救犹太人呢?(418

 

 

 

 

5.       你对末底改挑战以斯帖的话(41314)的看法是什么?是否公平?

 

 

 

 

6.       你相信以斯帖在她禁食时寻求神的智慧吗?(41516

 

 

 

 

7.       35章,你能指出哪些看来极糟糕的环境被神利用吗?

 

 

 

 

8.       你认为以斯帖为什么在第一次筵席上没有回答王的询问?

 

 

 

 

9.       神是如何利用哈曼对末底改的仇恨的?

 

 

 

 

 

 

第十六课

 

以斯帖记

 

经文:   以斯帖记61710

 

主题:   哈曼的尴尬

              哈曼的结局

 

重点:  神主权地粉碎邪恶,以信守他的诺言

 

大纲:

 

二.  神的庇护拯救51103

2.       哈曼的尴尬6114

1)       哈曼的傲慢(19

2)       哈曼的羞辱(1014

3.       哈曼的下场7110

 

观察和注释:(斯61710

 

      现在,舞台布置好了,神胜过邪恶的哈曼的好戏就要上演了。这故事既充满令人难以置信的戏剧性,又充满了讽刺性的滑稽意味。

 

1.      你记得223节讲述了末底改发现了刺杀王的阴谋,而他却没有得奖赏吗?此事件已被记录在册。现在正是神提醒王的疏忽的时刻。在以斯帖为哈曼举行第一次和第二次筵席之间那个夜晚所发生的事件对叙述的展开是很关键的。

就象我们许多人失眠时所做的一样,王请人读历史(本朝大事记)给他听,当然他会听到末底改救他的性命的记述(612)。是神不允许王在那夜睡觉(原文字义是“睡意从他那里逃走”),因为神有一些事要王注意。

 

2.      在王发现末底改没有被奖赏的事实后,他要找个人帮他处理此事。猜猜是谁一清早就在院子里,来要求把末底改挂在木头上?是哈曼!(634

 

3.      当哈曼以为王要抬举他(66),他自负得昏头昏脑,迅速地设计好在众人面前得极大尊崇的方案(689)。

 

4.      王全盘接受了哈曼的建议,并通知哈曼将这荣耀加给末底改!哈曼当时一定是呆若木鸡。但是,他已别无选择,只能遵从王的命令(610)。

 

5.      于是,哈曼在人前尊崇末底改,就是他蔑视和寻求毁灭的末底改(611)。

 

6.      哈曼被侮辱了,至少在他自己感觉如此,他夹起尾巴,“蒙着头”直溜回家(612)。

 

7.      哈曼的妻子和他的朋友倒象成了先知,他们预言哈曼的灭亡,因为末底改是个犹太人。至少他们还有一点敬畏犹太人的神。现在,哈曼被召去赴第二个筵席(61314)。

 

8.      哈曼的灭亡来得相当迅速,当天他就被“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710)。

 

9.      在第二次筵席上发生一系列最终导致神战胜恶人哈曼的事件。它们按以下顺序迅速地展开:

1)       以斯帖回答了王的询问,揭露了哈曼的阴谋,承认自己是犹太人,请求王赐她和她本族人的性命(716)。注意,以斯帖指出哈曼的贿赂(74)。

2)       哈曼惊惶失措,王在大怒中走到御园里(767)。

3)       哈曼伏在以斯帖的跟前,求她救命,而王把这行为解释为对以斯帖的凌辱(78)。当他的脸被蒙上,他的命运被决定了。

4)       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说:“木架立在哈曼的家里”(79),并为末底改说好话。

5)       王的回答是:“把哈曼挂在其上”。于是,恶人哈曼就象所有与神作对的人一样,走向了灭亡(710)。

 

10.   尽管哈曼被除去了,但在波斯的法律下,灭绝犹太人的谕旨仍然有效,是不能撤销的。我们将看到神自有处理这类小事的办法。

 

 

 

 

 

指导研经题

 

以斯帖记61710

 

1.       你认为王睡不着觉的原因是什么?(61

 

 

 

 

2.       61223有什么关系?

 

 

 

 

3.       6312如何作为事例来说明但以理437

 

 

 

 

 

4.       细利斯是根据什么来预知哈曼在613节的死亡?

 

 

 

 

 

 

5.       是什么鼓起以斯帖现在的勇气,来讲出她的身份呢?

 

 

 

 

 

6.       平心而论,会不会有许多人看到恶人哈曼的下场而悲哀呢?(见7910

 

 

 

 

 

7.       指出第6章和7章中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和具有讽刺意味的局势反转,为什么神用这种方式行事?

 

 

 

 

 

 

 

 

 

 

 

 

 

 

第十七课

 

以斯帖记

 

经文:   以斯帖记81103

 

主题:   给犹太人平等机会

              击败犹太人的敌人

              设立普珥节

              末底改高升

 

重点:  庆祝神的主权

 

大纲:

 

二.  神的庇护拯救51103

4.       再降谕旨给犹太人平等机会)(8117

1)       末底改作了大臣(12

2)       以斯帖求王拯救(38

3)       亚哈随鲁王发与前旨相反的谕旨(914

4)       犹太人的庆祝与末底改的被尊崇(1517

5.       击败犹太人的敌人9119

1)       在书珊城的胜利(110

2)       赐给书珊城的犹太人额外一天(1115

3)       在其他省份的胜利(1619

6.       设立普珥节92032

1)       末底改号召庆祝普珥节(2028

2)       以斯帖最终确立普珥节(2932

7.       末底改的高升1013

 

观察和注释:(斯81103

 

再降谕旨给犹太人平等机会)(8117

1.       以斯帖向王讲明末底改是她的堂兄,他是犹太人(81),而王使末底改成为宰相代替哈曼,用把王的戒指转给末底改为证。

 

2.       但消灭犹太人的谕旨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是不能取消的。以斯帖恳求王撤销那命令(835),说明她不能“忍受”犹太人的灾难(86),也暗示着以斯帖现在相信她和末底改已性命无忧。

 

3.       王许可以斯帖和末底改写一个谕旨给“犹太人”,来抵消前一个谕旨(88)。距原来的灭绝令的实施之前八个月,在末底改的吩咐下写成了新的谕旨,并传给127省的犹太人(8910)。记住,在以斯帖记中所发生的事件的结果是关系到保存在耶路撒冷的信神的犹太人!

 

4.       新的谕旨赋予犹太人权利来:

“聚集”

“保护性命”

“剪除”

“杀戮”

“灭绝”

任何攻击他们的仇敌,包括“夺取他们的财为掠物”(811)。也许有人会觉得这谕旨太残酷了,但要记住它是为了抵消残酷的第一个谕旨(见313),让那些潜在的仇敌要三思行事,而且犹太人有八个月可作准备。

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谕旨都定在同一天执行,第十二月的第十三日(亚达月,二、三月之间)。

 

5.       看起来几乎每个人都为末底改的高升为宰相而欢喜快乐,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大多数人都为恶人哈曼得到应有的下场而高兴(815)。犹太人“欢喜快乐而得尊贵”(816),庆祝节日,结果是许多本地人“因惧怕犹太人”,决定加入犹太籍(817)。这些人是真的信神了呢,还是只加入到胜利的一方,我们不清楚。不过机会确实是平等的了。

 

击败犹太人的敌人9119

6.       但决定命运的那天到来时,我们看到创5020的另一个极好的例子,“犹太人反倒辖制恨他们的人”(91)。

 

7.       由于惧怕犹太人和他们的领袖末底改,他的名声传遍各省,就连各省的首领都“帮助”犹太人。

犹太人的胜利势不可挡,在书珊城杀灭了五百敌人,和哈曼的十个儿子(9410)。在以斯帖的请求下,王允准在书珊城给犹太人多一天的时间去执行谕旨。于是,又杀了三百人,把哈曼的众子都挂了起来(91114)。但犹太人没有下手夺取财物(91015),这说明他们的行动不是因为贪婪,而是为了公义、自卫和安全。

各省总共杀了敌人七万五千人。各省在十四日这天庆祝,而在书珊城的人要晚一天(91619)。

 

设立普珥节92032

8.       现在,末底改宣告每年有两天的欢筵来纪念和庆祝犹太人战胜他们的敌人。这节日就是“普珥节”,因为,哈曼是用掣普珥选定的日子来灭绝犹太人,掣普珥就是掣签。今天,犹太人还仍然庆祝普珥节,以记住神对他的子民的应许:“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创123)。哈曼的结局是在主前四世纪说明神保护拯救他的子民的实例,正如二十世纪希特勒的灭亡也说明了这一点一样。神的话确实是可信靠的(92028)。

 

9.       很奇怪,在以斯帖记的记述中缺一件事:没有公开地归荣耀于神,感谢他的拯救。事实上,这庆祝之名是:因为“犹太人(自己)脱离仇敌得平安”(922)。也许得救的犹太人并不明白他们得救的根源和意义。

 

10.    第二封确定设立普珥节的信是由以斯帖和末底改写的,指示普珥节是“禁食和呼求的时刻”(92931)。最后,是“以斯帖王后的命令”设立普珥节(932)。

 

末底改的高升1013

11.    以斯帖书以回顾末底改的丰功伟业为结束,他大约作了八年的宰相,“是亚哈随鲁王之下,万人之上”。他被描述成“为本族的人求好处,向他们说和平的话“(103)。再一次,没有明确地提到是神使末底改在人们和王的眼中为大。

 

12.    尽管,在以斯帖记中没有直接地提到神的名字,回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读到这些记载时,会毫无疑问地看到神主权的手在作工,给流亡以后时期的犹太人以鼓舞。神确确实实是信守他的诺言。通过在书珊城所发生的事件,神保守了在巴勒斯坦地的余民。

 

 

 

 

 

 

 

 

 

 

 

 

 

 

 

 

 

 

 

 

 

 

 

 

 

指导研经题

 

以斯帖记81103

 

1.       为什么王签发第二个谕旨是必要的?

 

 

 

 

2.       第二个谕旨是否太严厉了?(对照811313

 

 

 

 

3.       817中所提到的人是否真的“入籍(信耶和华)”?

 

 

 

 

 

4.       为什么当地人是如此惧怕末底改和犹太人?为什么他们的首领支持犹太人?(见914

 

 

 

 

 

5.       犹太人如此进攻性地打击他们的敌人,是否合乎情理呢?

 

 

 

 

6.       你认为为什么以斯帖记没有明确地把胜利归功给神呢?(见9221013

 

 

 

 

7.       普珥节是如何表明了信实的神信守他的诺言?

 

 

 

 

8.       在你学习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中,哪些教导或原则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