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系统查经』
课程
教师手册
编著:莫克
中文版:1999年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使徒行传1章8节)
使徒行传
(26周学习)
课 程 |
题 目 |
章 节 |
1 |
五旬节前的事件 |
1:1-26 |
2 |
五旬节的那一天 |
2:1-21 |
3 |
彼得的福音证道 早期教会的样式 |
2:22-47 |
4 |
神迹奇事与信息 |
3:1-26 |
5 |
逼迫、祷告和更多的传道 供应所有的需要 |
4:1-37 |
6 |
肃清和更多的逼迫 |
5:1-42 |
7 |
选立执事 司提反的事工 |
6:1-7:60 |
8 |
扫罗迫害教会 |
8:1-40 |
9 |
扫罗信主 扫罗被送到大数 |
9:1-31 |
10 |
救恩临到外邦人 |
9:32-10:48 |
11 |
彼得解释外邦人得救 建立在安提阿的教会 |
11:1-30 |
12 |
逼迫加剧 |
12:1-25 |
13 |
保罗的第一次宣教旅程[加拉太] |
13:1-43 |
14 |
结束第一次宣教旅程 |
13:44-14:28 |
15 |
耶路撒冷会议 |
15:1-35 |
16 |
保罗的第二次宣教旅程[哥林多] |
15:36-16:40 |
17 |
保罗继续第二次宣教旅程 |
17:1-34 |
18 |
保罗结束第二次宣教旅程 |
18:1-22 |
19 |
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以弗所] |
18:23-19:41 |
20 |
保罗继续第三次宣教旅程 |
20:1-38 |
21 |
保罗结束第三次宣教旅程 |
21:1-26 |
22 |
保罗被捕和在公会受审 去该撒利亚 |
21:27-23:35 |
23 |
保罗在腓力斯和非斯都面前的自辩 |
24:1-25:12 |
24 |
保罗在亚基帕王面前的自辩 传道大会 |
25:13-26-32 |
25 |
航行与遇险 |
27:1-44 |
26 |
在米利大(马耳他)的事工 在罗马的事工 |
28:1-31 |
大纲:
一.
在耶路撒冷作见证(1:1-7:60)
[教会的建立]
1. 五旬节前的事件(1:1-26)
1)
引子(1-5)
2)
基督的命令(6-8)
3)
基督升天(9-11)
4)
取代犹大(12-26)
2. 五旬节的那一天(2:1-41)
1)
圣灵的能力(1-13)
2)
彼得的回应(14-21)
3)
彼得的讲道(22-41)
3. 早期教会的样式(2:42-47)
4. 神迹奇事与信息(3:1-26)
1)
医治瘸腿的人(1-11)
2)
彼得讲论真理(12-26)
5. 彼得与约翰受逼迫(4:1-22)
6. 祈祷与更多的传道(4:23-31)
7. 供应照顾有需要者(4:32-37)
8. 肃清并更多受逼迫(5:1-42)
1)
亚拿利亚与撒非拉(1-11)
2)
使徒被囚但拒绝停止传道(12-42)
9.
选立执事(6:1-7)
10.
司提反的事工(6:8-15)
1)
充满恩典与能力(6:8-10)
2)
被捕(6:11-15)
3)
讲道(7:1-53)
4)
殉道(7:54-60)
二.
在犹大和撒玛利亚作见证(8:1-12:25)
[教会扩展至外邦人]
1.
扫罗逼迫教会(8:1-3)
2.
教会分散(8:4-40)
1)
腓力在撒玛利亚事奉(8:4-25)
2)
埃塞俄比亚太监得救(8:26-40)
3.
扫罗悔改信主(9:1-19)
4.
扫罗被送往大数(9:20-31)
5.
救恩临到外邦人(9:32-12:25)
1)
预备彼得(9:32-43)
2)
彼得与哥利流的异象(10:1-22)
3)
彼得大有能力的讲道(10:23-48)
4)
彼得解释外邦人得救(11:1-18)
5)
创立在安提阿的教会(11:19-30)
6)
逼迫加剧(12:1-25)
a)
雅各殉道(12:1-2)
b)
彼得被救(12:3-19)
c)
希律之死(12:20-23)
d)
福音传开(12:24-25)
三.
直到地极的见证(13:1-28:31)
[教会扩展至已知的全世界]
1.
保罗的第一次宣教旅程 (13:1-14:28)
1)
安提阿的教会(保罗与巴拿巴被圣灵分别出来)
(13:1-3)
2)
居比路的教会(13:4-12)
3)
加拉太的教会(13:12-14:20)
a)
保罗的讲道与初时的反应(13:13-43)
b)
更多回应和拒绝(13:44-52)
c)
保罗在以哥念, 路司得和特庇(14:1-23)
d)
保罗返回安提阿报告(14:24-28)
2.
耶路撒冷大会(15:1-35)
(外邦信徒不需要受割礼)
3.
保罗的第二次宣教旅程(15:36-18:22)
1)
保罗与巴拿巴分开(15:36-41)
2)
重访教会(保罗与西拉) (16:1-5)
3)
马其顿的呼召(16:6-10)
4)
在腓立比的事工(吕底亚) (16:11-40)
5)
在帖撒罗尼迦的事工(17:1-9)
6)
在庇哩亚的事工(17:10-14)
7)
在雅典对希腊人的事工(17:15-34)
8)
在哥林多的的事工(亚居拉与百基拉)
(18:18-22)
9)
回到安提阿(18:18-22)
4.
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18:23-21:26)
1)
亚波罗在以弗所(18:23-28)
2)
保罗在以弗所(19:1-41)
3)
在希腊的事工(20:1-5)
4)
在特罗亚的事工(20:6-12)
5)
在米利都与以弗所的长老告别(20:13-38)
6)
回到该撒利亚(21:1-14)
7)
重聚在耶路撒冷
(21:1-26)
5.
去罗马的路(21:27-28:31)
1)
在耶路撒冷被捕与自辩(21:27-22:29)
2)
在公会自辩(22:30-23:10)
3)
保罗被带到该撒利亚(23:11-35)
4)
在腓利斯面前的自辩(24:1-27)
5)
在非斯都面前的自辩(25:1-12)
6)
在亚基帕面前的自辩(25:13-26:32)
7)
航行和遇险(27:1-44)
8)
在米利大的事工(28:1-10)
9)
到达罗马(28:11-16)
10)
在罗马的事工(28:17-31)
教导重点: 第一课
经文: 使徒行传1:1-26
金句: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1:8)
主题: 五旬节前的事件
焦点: 能力和祷告使事工有成效
主旨: 每一个信徒的主要事工应该是注重于:在圣灵的大能下传讲基督,和在祷告中知道并遵行神的旨意。
每一个信徒应该──
1. 在圣灵的大能下传讲基督
1) 集中精力作见证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作我的见证。”(1:8)
注意: 圣灵的降临主要不是为了使接受他的信徒个人得益处,而是赐给能力使他能为基督作见证。一个信徒没有神的能力,就象汽车没有汽油一样──它不能达到它被造的目的,即发挥其应有的功能(1:6-7)。
2) 主动忘掉那些你不能知道或控制的事(1:6-7)
注意:基督告诉门徒们不要再为恢复国度的时间表担心──这不是他们目前的任务。
3) 在顺服中努力向前
注意:门徒们不需要站立抬头凝视天空,而是应该顺服基督的命令。
2.
在祷告中知道并遵行神的旨意
“他们都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1:14)
“众人就祷告”(1:24)
注意:祷告使门徒们从属灵上预备好开展事工(“他们同心合意”),祷告也使门徒知道神的旨意,决定谁代替犹大。
结论: 能力和祷告是事工成功的两个主要秘诀,是今天的信徒们极其需要的。
*大能赐下可能。*
*祷告赐下启蒙。*
教导重点: 第二课
经文: 使徒行传2:1-21
金句: “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革哩底和亚拉伯人,都听见他们用我们的乡谈,讲说神的大作为!”(2:4,11)
主题: 五旬节
焦点: 圣灵降临的目的
主旨: 没有圣灵,就没有教会的诞生
圣灵在五旬节降临──
1.
充满门徒──让他们为主作见证
“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革哩底和亚拉伯人,都听见他们用我们的乡谈,讲说神的大作为!”(2:4,11)
圣灵的充满使门徒们有效地为神作见证,并吸引人来到神的面前,而不是他们自己面前(见徒1:8)。
这使他们发问:“这是什么意思呢?”(2:12)
2. 应验预言──赐下圣灵早已被应许
“这正是先知约珥所说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作异梦。”(2:16,17)
在旧约中,神就已经应许了圣灵,在耶稣的事工中,也作了此应许(约7:38-39,14:17;路24:44-53)。
3.
提供确据──证明救恩是真实的
“他既被神的右手高举,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2:33,38)
在新约和使徒行传中,圣灵的赐下就是救恩的确据。圣灵就是信徒的印记,确保他们的救恩(徒10:44-48;罗8:9;弗1:13-14;林后1:22)
结论: 赐下圣灵使教会被建立,也赐给信徒们力量,让他们能为基督作见证。
*教会在神的大能下诞生。*
*信徒们作见证时也应依靠、使用、显明那个同样的神的大能。*
教导重点: 第三课
经文: 使徒行传2:22-47
金句: “彼得还用许多话作见证,劝勉他们说:‘你们当救自己脱离这弯曲的世代。’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掰饼、祈祷。众人都惧怕,使徒又行了许多奇事神迹。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掰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2:40-47)
主题: 彼得的福音证道
早期教会的样式
焦点: 教会的优先任务
主旨: 教会的目的是:走出去把人带到基督的面前,并让他们聚起来,为在基督里建造他们。
教会首要的任务应该是──
1.
走出去传福音(领人到基督的面前)
1)
在圣灵的大能下分享福音(1:8;2:36,40)
2)
确保传讲真福音,并高举基督(2:22-24;2:21,38)
3)
显明圣灵的果子(2:37,41)
2.
聚起来,目的是为了──(建造肢体)
1) 敬拜──祷告、赞美、感恩、歌唱(2:42-43,46-47)
2) 装备──教导圣经(也就是“使徒的教导”;见弗4:11-12;提前3:15-17;西1:28-29)
3) 团契──信徒生命的相交(2:42,44-45)
互相白白地满足彼此的属灵、情感和物质的需要
享受其他信徒的陪伴和鼓励
参与领主餐(拜饼)
结论: 既然教会的目的是如此地清晰,我们为什么不这样行?
应用问题:
你个人是如何参加“教会”的活动的?与本段经文相对比,这个“身体生活”如何?
对不合乎圣经的活动、节目或实践,应该如何改进?
教导重点: 第四课
经文: 使徒行传3:1-26
金句: “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我们因信他的名,他的名便叫你们所看见所认识的这人,健壮了;正是他所赐的信心,叫这人在你们众人面前全然好了。…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3:6,16,19)
主题: 神迹和信息
焦点: 把耶稣提供给人
主旨: 在不忽略其它的明显的需要的同时,我们应该把握每一个机会把基督介绍给他人,满足他们的真正的需要。
1. 决志要把基督提供给人,无论他的明显的需要是什么。
“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所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3:6)
注意: 那瘸腿的人的表达出来的需要是金钱──他的真正的需要是基督带给他属灵上的和身体上的康复(见3:19)。彼得和约翰用这个神迹作为向在场的民众传讲福音的机会。
2. 提醒民众他们是失丧的,需要悔改,以蒙罪得赦免。
“你们弃绝了那圣洁公义者,反求着释放一个凶手给你们。”(3:14)
“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3:19)
注意: 彼得毫不犹豫地让犹太人知道:他们是失丧的。你若不知道自己是失丧的,必不能得救!
3. 重申对耶稣的信心是得救的唯一要求
“我们因信他的名,他的名便叫你们所看见所认识的这人,健壮了;正是他所赐的信心,叫这人在你们众人面前全然好了。”(3:16)
4. 记住把荣耀和功劳归给神
“彼得看见,就对百姓说:‘以色列人哪!为什么把这事当作稀奇呢?为什么定睛看我们,以为我们凭自己的能力和虔诚,使这人行走呢?”(3:12)
注意: 彼得和约翰知道不是他们使这人痊愈──只有神能作这事,也只有神能拯救。
结论: 我们有和彼得和约翰同样的权柄来把基督告诉别人。人们的真正的需要都是耶稣──因为当你有了耶稣时,你就有了一切(彼前1:3-4)。
教导重点: 第五课
经文: 使徒行传4:1-37
金句: “因他们教训百姓,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就很烦恼。于是下手拿住他们,因为天已经晚了,就把他们押到第二天。…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对他们说:‘治民的官府和长老啊’…于是叫了他们来,禁止他们总不可奉耶稣的名讲论教训人。”(4:2-3,8,18)
主题: 逼迫、祷告和更多的传道;
供应给一切有需要的人
焦点: 应该欢迎迫害!
主旨: 信徒应该欢迎为了基督的缘故所受的逼迫
逼迫──
1. 证实了我们为基督作见证的事实(4:1-4)
“因他们教训百姓,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就很烦恼。于是下手拿住他们,因为天已经晚了,就把他们押到第二天。”(4:2-3)
注意:通过传讲基督复活,使徒们用真理对付假宗教,成了对宗教领袖们真正的威胁。这是使徒们的事工有果效的证明。
2. 抓住时机分享福音(4:4-12)
“你们众人和以色列百姓都当知道,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钉十字架,神叫他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4:10,12)
注意:逼迫带来了机会,使彼得不仅可以向普通百姓传道,而且也能向宗教领袖传道。
3.
确认依靠圣灵的同在(4:8,13)
“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对他们说:‘治民的官府和长老啊’”(4:8)
注意:彼得是顺服的,而神是信实的,神就通过彼得说话。使徒的自信是来源于基督(见太10:16-20)
4. 推进福音的事业(4:14-22)
“彼得、约翰说:‘听从你们,不听从神,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4:19-20)
注意:当使徒们存心顺服的时,逼迫就推动了福音的传播。
5.
活跃祷告的生活(4:23-31)
“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4:29)
注意:他们的祷告不是求保护或拯救,而是大胆而有信心地传讲福音。
6.
提供机会满足他人的需要
“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4:33)
注意: 当他们专注在唯一重要的事上时,逼迫的副产品就是所有信徒的需求都被满足。为了共同的利益,贪婪和个人的权利都被置之一旁。
结论: 为基督的缘故而被逼迫,应该是被欢迎,而不是去避免或害怕的──这证实了我们在顺服地分享福音(见太5:10-12;彼前4:12-19;提后3:12)。如果我们没有为了基督的缘故遭遇逼迫,我们反倒应该问问为什么!?
教导重点: 第六课
经文: 使徒行传5:1-42
金句: “彼得和众使徒回答说:‘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的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5:29,41-42)
主题: 清洗和更多的逼迫
焦点: 我们必须顺从神
主旨: 当神的律法和人的法律发生直接冲突时,信徒应该不计后果地顺从神。
1. 人的命令与神的命令直接冲突
“我们不是严严地禁止你们,不可奉这名教训人吗?你们倒把你们的道理充满了耶路撒冷,想要叫这人的血归到我们身上!”(5:28)
注意:宗教领袖说──不要传讲耶稣;神的话说──要传讲耶稣(见路24:46-49;徒1:8)。无论别人要我们作什么与神的话相违背的事,这原则都同样地适用。
2. 神的命令高过人的(见4:19-20;太28:18-20)
“彼得和众使徒回答说:‘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5:29)
注意: 由于所有人的权柄都是神所给予的,所以神的权柄是至高无上的。神命令人传扬福音,其动机是为了拯救人的灵魂;而宗教领袖不许使徒传福音的动机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地位!
3.
触犯了人的法律是必须要承担后果的
“公会的人听从了他,便叫使徒来,把他们打了。”(5:40)
注意: 当我们选择顺从神而不顺从人时,我们应该准备好为触犯人的法律而要承担的正常的自然后果。但一定要确定这受苦是不公正和不应得的。为作错事而受苦是没有奖赏的(彼前1:18-20;4:12-19)。
4.
为基督的缘故而不公正地受苦应该不阻止我们继续顺从神
1) 我们应该满有喜乐,因为基督认为我们配为他的名受苦(5:41)。
2) 我们应该保持总是顺从神的命令(5:42)。
结论: 选择为基督的缘故忍受不公正的待遇,会为神带来荣耀并推进神的国。后果不应影响我们顺服神。我们必须期待付代价──基督就付了!
注意:关于民事不顺服:
人的法律应该不服从,当它──
1)
命令我们违反神的话;或
2)
禁止我们顺从神的话(见罗13:1-7)
教导重点: 第七课
经文: 使徒行传6:1-7:60
金句: “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担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司提反是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众人抵挡不住。”(6:2-4,10)
主题: 选立执事
司提反的事工
焦点: 合宜地服侍基督
主旨: 所有的信徒都应该参与有意义的、合宜的、对基督的事奉,这会促使属灵的和数量的增长。
介绍: 因为神给所有的肢体赐下了恩赐,让他们在教会中服事他,所以每个肢体都应该运用他的恩赐建造基督的身体(见罗12:3-8;彼前4:10-11)。对基督的各种事奉都有同样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讲道来服事基督,也可以通过给他人一杯水喝来服事基督。
信徒可以藉着以下的事工来服事基督──
1. 做饭和端盘子(6:1-3)
注意: 为了基督的缘故而在,来满足肢体的需要,也是服事主。如果在这方面神给了你这样的恩赐──使用它!作饭是教会中正当事奉(业务和“责任”)。
2. 祷告和教导神的话(6:2,4)
注意:使徒们知道神呼召他们主要去作什么事,他们需要在那些使用他们的属灵恩赐和呼召的方面服事主。
3.
不计后果,在神的大能下作见证(6:8,10)
注意:每个信徒都可以被圣灵充满,作有效的见证。司提反只想传讲真理,并不为他所要付的代价担忧。
顺服带来增长 徒6:7
结论: 在什么方面服事基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属灵上合格(“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和积极地参与,不论是在饭桌上服事还是在讲台上传道。当我们这样行时,神就使教会增长。
注重安排好事工的优先性会给基督的身体带来属灵和人数两方面的增长。
教导重点: 第八课
经文: 使徒行传8:1-40
金句: “腓利下撒玛利亚城去,宣讲基督…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于是请腓利上车,与他同坐。太监对腓利说:‘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是指着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8:5,29,31,34,35)
主题: 腓利在撒玛利亚的事工
埃提阿伯太监的得救
焦点: 有效的见证
主旨: 有效的见证就是完全地顺服神的命令
有效的见证需要──
1. 对圣灵的引领敏感(8:5,26-27)
注意:当腓利正为作见证的普遍目的而出去时,神就引领他到一个具体的人面前。
2. 顺服地抓住机会(8:29,30)
注意: 腓利没有犹豫,而是顺从圣灵的引领去接近那人。
3. 正确地分享神话语的真理(8:31-35)
注意: 腓利从以赛亚书开始向那人传讲耶稣。显然腓利是熟知经文的!腓利只是解释了经文,让人能明白并应用。
4. 在合适的时候让人作出决志(8:36-38)
注意: 腓利告诉那人如何藉着信基督而应用真理。对那人的口头请求,腓利仔细地跟进,以确认其信仰。
结论: 有效的见证就是:我们要顺服主,预备好自己,在圣灵的大能下去分享福音。
当我们依靠神的超自然的大能、用他的话语、去赢取失丧的人时,作见证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注意:关于学习和分享神的话语
个人查经或教导他人的合宜的程序是──
1.
仔细地阅读神的话,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观察)。
2.
正确地确定神的话语的意思(解释)。
3.
决定如何应用和顺服神的话(应用)。
4.
讲解经文,好让他人能明白(教导)。
教导重点: 第九课
经文: 使徒行传9:1-31
金句: “他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亚拿尼亚就去了,进入那家,把手按在扫罗身上说:‘兄弟扫罗,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扫罗的眼睛上,好象有鳞立刻掉下来,他就能看见,于是起来受了洗。”(9:5,17-18)
主题: 扫罗转变归主
扫罗被送往大数
焦点: 真转变的特征
主旨: 真正的救恩只能是出于全能的神的主权的工作。
真正的转变、信主的特征是──
1. 与耶稣基督的个人的相遇──在这过程中,是他拣选了我们(9:3-6,17)
注意:救恩不会临到那没有与复活的主个人相遇的人。基督主动地面见扫罗,并呼召他归向神。
2. 让个人的意愿顺从于神的意愿──并立即开始实际地执行(9:6-8,11)
注意: 扫罗顺从了神的指示,开始祷告。
3.
圣灵的大能的工作──除去他属灵的瞎眼,并用圣灵充满他(9:17-18)
注意: 圣灵除去了罪所带来的属灵的瞎眼,使扫罗重新用肉眼看见,也能在灵里看见(见林后3:16-18)。圣灵充满了扫罗(见罗8:9-10)。人只能在灵里看见了,才能认识耶稣是谁的事实(见太16:16-17)。
4.
改变的生命证实了得救的真实性(9:20,22,27-28)
注意:扫罗的转变信主因着他的生命的果子而得到证实。
所有真正认识基督的人,总会在他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以某种形式、或某种数量,有生命的改变(见太7:16-24;雅2:14-26)。请对比保罗的转变归主和徒8:9-24节中的行邪术的西门的例子,特别是8:13,18-21节。
结论: 神拣选、神给出得救的呼召、神使我们转变信他──我们仅仅是凭信心合作和回应
!
教导重点: 第十课
经文: 使徒行传9:32-10:48
金句: “就对他们说:‘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别国的人亲近来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经指示我,无论什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彼得开口说:‘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众先知也为他作见证,说: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10:28,34,35,43)
主题: 救恩临到外邦人
焦点: 基督救赎的广度
主旨: 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救赎的工作足以拯救每一个相信耶稣的名的人。
1. 神愿人人得救(10:3-5,35;结18:4,20,23,32)
注意:神愿外邦人哥尼流得救,与他愿任何犹太人得救一样。神从每个民族、国家中把愿意敬畏神和作正确的事的人吸引到他面前。
2. 对回应神的人,神给予更多的启示(10:22,33)
注意:神安排了彼得来,向哥尼流和他的亲戚朋友传讲福音。当哥尼流寻求神时,神就让他找到神(代上28:9)。哥尼流没有拒绝神的启示。在此之前(徒8章),神也曾给埃提阿伯的太监更多的启示。
3. 基督的救赎为洗净所有人的罪提供了基础(徒10:15,28,34,35;来7:27;启5:9-10)
注意:因为基督为万人从罪中得洁净付清了赎价,因此所有的人都是“可救的”(洁净的)。那就是彼得的异象的含义。基督是为所有的人而死──而不是只为一些人(见彼后2:1;来10:29;约壹2:2)。
4. 只有信耶稣的人才能得着对罪的赦免(10:43)
注意:对救恩唯一的要求是相信耶稣。
5. 圣灵是神给信徒的礼物(徒10:44-45)
注意:衡量人是否得救的标准就是圣灵有没有内住在他心里(见罗8:9-11)。
结论:人要想成为基督徒,不必先成为任何其它的东西──而是只要相信耶稣!
教导重点: 第十一课
经文: 使徒行传11:1-30
金句: “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他到了那里,看见神所赐的恩就喜欢,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这巴拿巴原是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11:21-24)
主题: 彼得解释外邦人得救
建立安提阿的教会
焦点: 栽植新约教会
主旨: 通过传讲福音、劝勉人和教导神的话来栽植教会,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属灵上和人数上的增长都是出于神。
栽植一个新约教会需要──
1.
必须向失丧的人传福音
“但内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他们到了安提阿,也向希利尼人传讲主耶稣。”(11:20)
注意:栽植教会应该主要在尚未接触福音、没有现存教会的地方。
2. 神引领人悔改
“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11:21)
注意:传讲福音总是得神喜悦的,但我们也不应忘记救恩是出于神的手。
3.
敬虔的人劝勉(鼓励)新信徒
“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他到了那里,看见神所赐的恩就喜欢,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这巴拿巴原是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11:22-24)
注意:应该把被圣灵充满、信仰成熟的人带来,让他们劝勉(鼓励)和坚固新信徒。
4.
在神的话语中扎根是当务之急
“…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11:26)
注意:要让信徒的灵命增长,就必须用神的话作属灵的食物喂养他们(见徒2:42;提后3:15-17)。
5.
神使人数增长是属灵增长的结果(见11:21,24)
注意:在使徒行传中,从头至尾都很明确地注重属灵的增长,而不是人数的增长。但是,人数的增长总是属灵增长的结果。以圣灵的大能传福音和教导神的话会带来属灵的增长,结果也导致人数的增长。
结论: 当我们顺从神的话栽植教会时,灵命和人数都会增长。
教导重点: 第十二课
经文: 使徒行传12:1-25
金句: “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12:5)
主题: 逼迫加剧
焦点: 祷告产生果效
主旨: 一个祷告的教会应该期待神会奇迹般地作工,以成全神的旨意。
教会的祷告应该──
1. 热切真诚
“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12:5)
注意:教会为狱中的彼得热切(切切、真诚)地祷告。这不是那种轻率的请求或随便的祷告会(见雅5:16-18)
2. 具体清晰
“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12:5)
教会是──
为了彼得
祷告
向着神
显然,教会具体地求告神,让他把彼得从监狱和面临的死亡中拯救出来。彼得虽然正在睡觉,但仍在思想主耶稣。
3. 持续不断
“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12:12)
这些人“继续祷告”直到他们看到结果。
4. 期待结果
“他们说:‘你是疯了。’使女极力的说:‘真是他!’他们说:‘必是他的天使。’”(12:15)
教会看到彼得还活着时实在不该如此惊讶──只需看看神通过彼得所施行的所有的神迹就够了!
5.
赞美真神
“听得是彼得的声音,就欢喜得顾不得开门,跑进去告诉众人说:‘彼得站在门外!’他们说:‘你是疯了。’使女极力的说:‘真是他!’他们说:‘必是他的天使。’彼得不住的敲门,他们开了门,看见他,就甚惊奇。彼得摆手,不要他们作声,就告诉他们主怎样领他出监,又说:‘你们把这事告诉雅各和众弟兄。’于是出去往别处去了。”(12:14-17)
彼得把出狱这事的功劳归给神。
结论: 神确实知道如何从各样危难中拯救义人。雅各通过死亡得救见主,而彼得这次被从死里得救。
祷告是让神的大能降临到我们面前的渠道。教会热切的祷告确实成就了大事!在使徒行传第12章,神以行动回应了他的子民的祷告。
注意: 绝不要擅自预设神“应该”怎样和何时回答我们的祷告,但要有信心地相信神将以他的方式和按他的时间表来回答我们的祷告。
教导重点: 第十三课
经文: 使徒行传13:1-43
金句: “他们事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13:2)
主题: 保罗的第一次宣教旅程
焦点: 真正的宣教士
主旨: 真正的传教士是被神分别为圣、被教会差派、以圣灵的大能分享福音的人。
真正的传教士是──
1. 被圣灵分别为圣,为了作神的圣工
“他们事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13:2)
注意: 是神拣选了扫罗和巴拿巴,并指示教会任命和献出他们,来作某项具体的工作。
2. 被地方教会差派
“于是禁食祷告,按手在他们头上,就打发他们去了。”(13:5)
注意: 他们不但是被圣灵分别出来,他们也被教会差派。他们同时对神和一个地方教会负责。
3. 被圣灵充满,能作有大能的事工
“扫罗(又名保罗)被圣灵充满,定睛看他,说:…”(13:9)
注意:必须运用神的大能才能抵御撒旦的能力和人为的反对。
4.
持守策略,向失丧的人传递福音
“到了撒拉米,就在犹太人各会堂传讲神的道,也有约翰作他们的帮手。”(13:5)
(见13:29-33,38-39)
注意:宣教士的唯一的信息就是──基督对一切信他的人都给予对罪的赦免、并让他们从罪的权势和律法中得到自由。
5.
寻求机会,在神的恩典中坚固信徒
“散会以后,犹太人和敬虔进犹太教的人,多有跟从保罗、巴拿巴的,二人对他们讲道,劝他们务要恒久在神的恩中。”(13:43)
(也见14:21-22)
结论: 真正的传教士并不自发地“走出去”──他们是被神和教会“派出去”的,以圣灵的大能宣讲福音。
“宣教士”就是“被差派出去的人”。
呼召和动力都出于神,并被教会所确认和印证。
教导重点: 第十四课
经文: 使徒行传13:44-14:28
金句: “从那里坐船,往安提阿去。当初他们被众人所托,蒙神之恩,要办现在所作之工,就是在这地方。到了那里,聚集了会众,就述说神藉他们所行的一切事,并神怎样为外邦人开了信道的门。”(14:26-27)
主题: 第一次宣教旅程的完成
焦点: 成功的事工的诀窍
主旨: 成功的事工的诀窍就是:认识到这是神的事工,并依靠圣灵,让他通过我们来成就他的工作。
从保罗的第一次宣教旅程中可以总结出几项关键原则。不论是在宣教的工场,或是在本地,它们都一样地适用。
1. 大胆地宣讲神的话语(13:44,46)
注意: 保罗和巴拿巴没有分享他们的个人观点,而是大胆地传讲神的话语。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能改变人的生命。
2. 把结果留给神(13:46,48,49;14:1,4)
注意: 人们对福音的回应不同,保罗和巴拿巴一点都不应感到吃惊。有些犹太人和外邦人信了,而有些人则拒绝福音。神让他的话传播开来,并拯救那些他所拣选的人。
3. 反对和逼迫是预料之中的(13:45,50,51,14:5)
注意: 只要人传讲针对罪的真理,就会有人反对,因为人喜欢生活在黑暗中,而惧怕光明。为基督的缘故受逼迫是我们的事工有果效的印证。
4.
持续喜乐和被圣灵充满(13:52)
注意: 有果效的事工靠的是让圣灵赐给你能力,而喜乐是来自你知道自己正在遵行神的旨意(13:46;见来12:2-3)。
5.
让神通过你来成就他的奇迹般的工作
注意: 保罗没有医治这个瘸腿的人──他只是一个可用的器皿,让神通过他来工作。
6.
拒绝来自人的赞美和崇拜(14:11,15,18)
注意: 来自人们的赞誉和奖赏本可以淹没保罗和巴拿巴。你不能阻止人们赞扬你,但你可以让它转向神,并从那人把你拜起来的坐位上爬下来。
7.
总是把荣耀和成绩归给神(14:15-17,27)
注意: 保罗总是提醒自己和别人,唯独神配得功劳和荣耀。
8.
不顾困难,继续忠心地事奉(14:7,19-21)
注意: 神所喜悦的就是忠心和忍耐。记住神的呼召和供应。
9.
仔细平衡传福音和造就门徒(14:21-23)
注意: 保罗在他的事工中完美地平衡了传福音和造就门徒的工作──它们是“和”,而不是“或”的关系。把人带到基督面前,并要在基督里造就他们。
10.
记住这是神的工作,不是我们的(13:46-47;14:26-27)
注意: 保罗把自己看作是神的仆人,在作神的事工──而不是他自己的。这是神的宣教旅程──神仅仅是让保罗同行和接受祝福而已。
结论: 成功永远来自:以神的方式、靠神的大能、作神的事工。
成功的事工的秘密根本就不是任何秘密。
教导重点: 第十五课
经文: 使徒行传15:1-35
金句: “他们住了声,雅各就说:‘诸位弟兄,请听我说方才西门述说神当初怎样眷顾外邦人,从他们中间选取百姓归于自己的名下。众先知的话,也与这意思相合。’”(15:1-35)
主题: 耶路撒冷大会
焦点: 解决教会面临的实际问题
主旨: 依靠圣灵、和神话语的权柄,按合乎圣经的程序行事,教会在有争议的问题上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使徒行传15章所运用的程序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就是如何用合乎圣经的方法来解决教会中有关信仰和行为的问题。
合乎圣经的程序包括──
1. 承认存在造成纷争的分歧(15:1-2)
注意: 假装争议不存在,或简单地认为对方是错的,都会制造更大的麻烦和冲突。
2. 召开会议听取各方的意见(15:2-3)
注意: 某个权柄的组织需要采取行动,提供适合听取辩论的讲坛。
3. 预先了解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15:4)
注意: 在会前非正式地收集事实,以便在正式大会上能有合适的背景和参考框架。
4.
清楚地定义问题所在(15:5)
注意: 只有抓住事实的本质,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5.
公平地听取双方的意见(15:7-12)
注意: 尽管这里没有记录辩论的全过程,显然,双方都有机会发表意见。
6. 用神的话语作为最高的权威来衡量人说的陈述、事实和经历(15:13-18)
注意: 雅各最终用神的话作标准作出了决定。彼得、保罗和巴拿巴的见证与神的话是一致的;而法利赛人信徒的立场却不是,这就得出了结论。
7. 寻求圣灵的指引(15:28)
注意: 显然,圣灵向雅各和大会成员印证了:大会的决定是正确的。
8.
以倡导合一和团契的方式清楚地传递(交通)大会的决定(15:19-29)
注意: 写信是很一个明智的交通的方式,派犹大和西拉去在口头上印证更是。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
信中所写的禁戒是请求,而不是命令;是为了提倡相交与合一。
结论:神喜悦我们以正确的方式作出正确的决定,并正确地传递给信徒。
徒15章确实为有争议的问题提供了合乎圣经的解决途径。
教导重点: 第十六课
经文: 使徒行传15:36-16:40
金句: “有一个卖紫色布匹的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神,他听见了,主就开导他的心,叫他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16:14,30)
主题: 保罗的第二次宣教旅程
焦点: 神喜悦忠心的顺服
主旨: 在无论好坏的境况下,神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忠心顺服,造出属灵的果实。
通过信徒忠心的顺服──
1. 神可以在顺境下结出果实[吕底亚得救](16:13-16)
注意: 保罗正在顺服福音和跟从圣灵的引领。神让吕底亚和她的家人与保罗相遇,打开她的心接受真理。这是可预知的、顺利的传福音的相遇。
2. 神可以在逆境中结出果实[罗马人狱卒得救](16:17-24,25-26,30-34)
注意: 保罗同样是在顺服和传讲福音,但是这次他被非法逮捕、殴打和关入监狱!
然而就在这恶劣的环境中,他们举行了夜半祷告会,神拯救了狱卒和他全家。
结论: 神造成了两种环境──顺境和逆境,而且在每种环境下都使人得救。
神在寻找在任何境况下──顺境或逆境──都忠心顺服的人。神能使他在每种境况下都结果子!我们的眼光要放在顺服上,而不是环境上。这也是腓立比书的信息。
教导重点: 第十七课
经文: 使徒行传17:1-34
金句: “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所以他们中间多有相信的,又有希利尼尊贵的妇女,男子也不少。”(17:11-12)
主题: 保罗继续第二次宣教旅程(帖撒罗尼迦、庇哩亚、雅典)
焦点: 有效的查经
主旨: 查经是否有收获与我们带着什么态度有直接关系。
保罗必须说服和力劝在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相信神的话语,他们自己不寻求(见17:1-4)。而在庇哩亚的犹太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其结果也是天壤之别。
有效的查经是源于我们──
1. 以饥渴迫切的心接受神的话语
注意: 庇哩亚的人既兴奋又渴望,他们有极为渴望学习,并相信这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见提后3:15-17)。
2. 天天仔细查验经文
注意: 庇哩亚人勤奋而又谨慎,天天详细查考神的话语(见提后2:15)。
3. 以神的话语衡量我们所听到的
注意: 庇哩亚不是简单地接受保罗所说的,而是把他的话与神的话相对照。他们高举圣经的权威。真理与神的话(圣经)总是一致的。每个传道人和教师所说的都应被与圣经相对照。
结论: “所以他们中间多有相信的”(17:12)。我们带着什么样的态度来查经将对结果产生巨大影响!
教导重点: 第十八课
经文: 使徒行传18:1-22
金句: “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18:9-10)
主题: 完成第二次宣教旅程[哥林多]
焦点: 神信实的保护
主旨: 我们顺服神时,神对他所应许的保护和供应也是信实的。
显然保罗在哥林多宣教时因某种原因感到气馁和害怕,需要神向他再一次保证与他同在(见19:9-11)
1. 保罗的责任是宣讲福音和教导神的话(18:4-5,8,11)
注意: 保罗不应担心结果和个人安危──他应向主忠心。
2. 神的责任是供应、保护和结果子(18:8-10,11,12-16)
注意: 神再次向保罗保证将保护他免于伤害,并告诉保罗只管讲,不要闭口──此后的一年半,保罗正是那样作的。
当保罗被带到迦流面前时,神不需要保罗说一个字,就信实地保护了保罗,(见18:14)。
神主权地确保福音传播的进程。
结论: 当神说:“大胆地讲,我必保护你”时,他要你作的事就和已经成就了一样!信靠这话。我们只需忠心去作──其余的都包在神的身上!
教导重点: 第十九课
经文: 使徒行传18:23-19:41
金句: “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19:20)
主题: 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以弗所]
焦点: 福音的大能
主旨: 福音的大能唯一的局限是人们是否愿意被神使用去宣告真理。
福音具有能力──
1. 驳斥谬误(18:27-28)
注意: 亚波罗一旦更准确地知道了福音,他就能驳斥犹太人说耶稣不是“弥赛亚”的错误教导。
2. 带人完全进入真理(19:1-7,特别是4-5)
注意: 保罗对那12个外邦人讲述福音,填补了他们知识上和经验上的空缺。
3. 传播到世界各地(19:10,20)
“这样有两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亚细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都听见主的道。”(19:10)
“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19:20)
注意: 对乐于与所有人分享福音的顺服的仆人来说,福音是没有边界的。
4.
揭露抵挡的人
“后来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也叫门徒与他们分离,便在推喇奴的学房里天天辩论。”(19:9)
注意: 经过一段时间,福音就能揭示出一个人内心真正的境况。
5.
使人相信并真正地悔改
“那已经信的,多有人来承认诉说自己所行的事。平素行邪术的,也有许多人把书拿来,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他们算计书价,便知道共合五万块钱。”(19:18-19)
注意: 真福音将使人行出与其悔改相称的行为,证实他们的信心是真的。
真悔改是导致生活(行为)的改变的心意(头脑)的改变。
6.
对不信神的社会构成致命威胁
“这保罗不但在以弗所,也几乎在亚细亚全地,引诱迷惑许多人,说人手所作的不是神,这是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19:26)
注意: 保罗传讲的福音开始威胁到那些无神的以弗所人的生活的核心──他们的经济、宗教和文化。两者不共戴天,其中之一必须得走。
结论: 福音的大能是无限的──我们只需在圣灵的大能下传讲福音。如果福音没有威胁到任何人,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传讲福音!
教导重点: 第二十课
经文: 使徒行传20:1-38
金句: “如今我把你们交托神和他恩惠的道。这道能建立你们,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20:32)
主题: 保罗继续第三次宣教旅程[告别以弗所教会的长老]
焦点: 合乎圣经的领袖的责任
主旨: 一个合乎圣经的领袖如果想是可信任的和负责任的,就必须持守他从神那里领受的呼召和对神的话语的承诺。
一个合乎圣经的领袖必须──
1. 抵制骄傲(20:19,24)
注意: 保罗认识到他是在以谦卑和眼泪服事神。他也知道这是神的事工,不是他的──他只是一个仆人。
谦卑就是象神看待我们那样看待自己,并据此安排我们的生活。
2. 决心单单教导神的话语(20:20,21,27,32)
注意: 保罗既在大庭广众,又挨家挨户地教导神的话语。他知道神的话语都是与人有益的,并能引领人们来到主面前,在“信心上建造他们”(见提后3:15-17)。
对救恩和成圣,我们除了传讲神的话语之外,不应传讲任何其它的信息。
3. 回想他生活中的目标(20:22-25)
注意: 保罗在意念中清楚地持守他的目标──善始善终地完成好基督所托付的事工和路程。其余的都是次要的,包括个人所关心的事。
4.
坚定地牧养和监护教会(20:28)
注意: 保罗意识到圣灵已经让他成为一名教会的监督。他应该带领、保护、教导、关怀和喂养神所交托给他的群羊(见彼前5:1-4)
保罗知道在执行被呼召的事上,神会要他交帐负责的。
5.
驳斥错误教导(20:1-2,29-31)
注意: 保罗不断在信心上鼓励、激励和坚固信徒的同时,也不断地告诫(警告、忠告、建议)他们。一个合乎圣经的领袖必须警惕来自教会内外的假教师和错误教导。错误的教义导致错误的行为(见多1:5,9)。
6.
持守忠实于神和神的话(20:32)
注意: 委身于神、神的恩典和神的话语,就能保持教会的领袖们不致步入歧途。
7.
记住个人品格正直的影响力(20:20,26,27,33-35)
注意: 保罗知道无愧良心在神面前的价值,和洁净的生活在人面前的价值。个人品格和职业道德使得事工有可信度。保罗的话有他的生活作证──他言行一致,树立了一个基督徒的好榜样。
结论: 委身于神和神的话语能保证一个合乎圣经的领袖在事工上的可信度。一个合乎圣经的领袖,当他在神面前执行他的职责时,将在事工中继续是可信的和有果效的。
教导重点: 第二十一课
经文: 使徒行传21:1-26
金句: “保罗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保罗既不听劝,我们便住了口,只说‘愿主的旨意成就’便了。”(21:13-14)
主题: 第三次宣教旅程结束
焦点: 不计后果,行神的旨意
主旨: 除非当我们能不计后果或它人的观点,仍照神的旨意行时,否则我们还没有真正地委身于神。
保罗知道到耶路撒冷去和因此受苦是神对他的旨意,因此他不顾其它好心人的劝阻,包括先知所预言的结果,仍然毅然前行(见徒9:13-14;19:21)。
献身于神的明证是我们不顾以下的事,仍然顺服神的旨意:
1. 情感的牵挂(21:1-6)
注意: 保罗知道他再也不能见到以弗所的基督徒了。经文清楚地勾画出强烈而真诚的情感的牵挂(也见20:36-38)。
情感的牵挂不应阻止我们照神的旨意行。
2. 试图劝阻(21:4,12)
注意: 这些人真诚地相信保罗不应该去耶路撒冷,但他们所关注的是人的利益、而不是神的(见太16:21-28)。从逻辑上看,去耶路撒冷可能就是保罗对外邦人的惊人的福音事工的终结。这在当时对那些人来说是怎么也说不通的!
3. 提前就知道结果(21:11,13)
注意: 保罗不害怕这样的结局。他唯一的渴望就是执行神的旨意。其它人最后也达到同样的结论(21:14)。
结论: 献身于神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不顾一切和所有的人都说“不”,仍然遵行神的旨意(徒13:22,36)。
信徒们唯一惧怕的不应是结局,而是不遵行神的旨意!
“保罗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21:13)
教导重点: 第二十二课
经文: 使徒行传21:27-23:35
金句: “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23:11)
主题: 保罗被捕和在公会受审
去该撒利亚
焦点: 顺服带来机会
主旨: 当我们愿意顺服时,神主权地安排环境让我们有机会为他作见证。
保罗此时对前景的看法完全可能是黯淡和沮丧,但他看到了神的手在他的生活中的作为,即使是在苦难和逼迫中。这些难以承受的试炼(被审)不是障碍,而是机会!
神安排了环境,保罗顺服地利用了每一个机会来分享福音:
1. 保罗的责任
1) 保罗抓住站在营楼台阶上的机会,传讲福音和分享个人见证(21:36-22:14)。
注意: 我们大多数人会为安全地进入营楼而高兴,但保罗却觉得他必须要分享福音。
2) 保罗试图在公会众人面前分享福音(23:1-10)。
注意: 保罗不认为这是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却是为福音争辩的机会。
2. 神的责任
1)
神鼓励保罗,让保罗知道他是在遵行神的旨意(23:11)
2)
神主权地保护保罗,并给他机会作见证。
l
神给保罗智慧──在什么时候公开他的罗马公民的身份(23:23-29)。
l
神给保罗直觉──适时提出使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纷争的教义(23:6-7)。
l
神安排保罗的外甥听见谋害保罗的密谋(23:16)。
l
神用罗马军队营救保罗脱险(23:22-33)。
结论: 保护和供应是神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传讲福音。
保罗顺服神;
神是神!
教导重点: 第二十三课
经文: 使徒行传24:1-25:12
金句: “纵然有,也不过是一句话,就是我站在他们中间大声说:‘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受审,是为死人复活的道理。’”(24:21)
主题: 保罗在腓力斯和非斯都面前的自辩
焦点: 为复活辩护
主旨: 信徒们应该总是准备好,为复活的事实和自己的在基督里复活的希望而辩护。
其实,被审判的不是保罗,而是福音!福音的核心就是身体复活的事实和希望。你是否准备好了为身体的复活作辩护?(见彼前3:14-16)
1. 复活的重要性(24:15;24:21;也见23:1-10)
注意: 对保罗来说,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见25:19)。无论义人和恶人都将有一个身体的复活,这或许会引起失丧的人好好想想(见24:25)。没有基督的复活,基督教就与他一同死了。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复活是使徒行传中的每一个信息和讲道词的关键。保罗就用复活向腓力斯作见证。
2. 复活的意义(见林前15:1-20)
如果基督没有从死里复活,那么…
l
基督仍然是死的
l
我们没有复活的盼望
l
我们仍会死在罪里
l
我们的信心是空的
l
我们的福音是假的
但是因为基督真的从死里复活了,所以以上所列的都不是真的。
3. 复活的事实(见徒1:1-11)
复活的事实(历史性、真实性)是所有人类历史事件中被记录得最为详尽的一例。
l 基督的被钉十字架和死亡
l 空坟墓和失踪的身体
l 亲眼见证复活的人的记录
l 使徒们的生命的戏剧性改变
l 2000年后基督教的仍然旺盛的生命力
结论: 复活使人面对严肃的事实,就是人将站在神面前受审判(21:15,25;见启20:1-15)。
我们应该总是预备好为在我们心里的在基督里“复活的盼望”作辩护,并通过它来劝勉人把信心放在基督身上。因为每个人都将复活──有些得永生和福分,有些得永死和分离。
教导重点: 第二十四课
经文: 使徒行传25:13-26:32
金句: “…让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旦权下归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先在大马色,后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以及外邦,劝勉他们应悔改归向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26:18,20)
主题: 保罗在亚基帕面前的自辩
焦点: 悔改的结果是救恩
主旨: 悔改是信心的一部分,通过它我们的心意改变,结果是转离罪和转向神。
悔改是福音的第一个词──它不是与信心分离的一个行动, 而是信心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施洗约翰传讲了悔改(路3:3,8);耶稣传讲了悔改(可1:15;路24:47);彼得(徒2:22-23)和保罗(徒26:19-23)也都传讲了悔改。悔改就是转离罪(-)和转向神(+)。
1. 悔改要求──
1) 头脑(思想、心意)的转变(见26:8,24-27)
注意: 当一个罪人听见福音后,他必须先有思想的改变(“信我”)。
就是──
耶稣就是基督(26:22-27)
耶稣为我们的罪而死(26:18,23)
耶稣从死里复活(26:8,23)
还有──
自己是失丧的,与神分离的(26;14)
自己是活在罪里,在撒旦的黑暗的国里(26:18)
他必须信耶稣,才能得救(26:27-29)
当我们听见真理,并把信心放在神里面时,我们就会有思想的转变。
2) 生命(生活、行为)的改变
注意: 当保罗得救之后,他的生命就改变了(26:14-15,16,19)。一个真信徒将会开始“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26:20)。
会有──
转离罪(26:18)
转向神(藉着信心从黑暗转向光明)
保罗从逼迫基督徒转向了传扬福音。
真正的信仰总会在某个时刻,以某种度量带来义的果子。
2. 悔改的结果是──
1)
从撒旦的国转移到神的国(26:18;见西1:13)
2)
罪得赦免(26:18)
3)
与圣徒同得基业(永生)(26:18)
结论: 悔改就是藉着信心转离罪和转向神,结果就是改变了的生命。
悔改不是一个免提的词汇,而是一条美妙的道路,通过它人可以来到神面前,从罪、自我和撒旦当中得着释放。
教导重点: 第二十五课
经文: 使徒行传27:1-44
金句: “所以众位可以放心,我信神他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27:25)
主题: 航行与遇险
焦点: 信心的真正含义
主旨: 信心就是如此地信靠神,以致于他说什么,我们就信是什么。
信心就是信靠神──
1. 无论自己心里多么害怕(27:10)
注意: 神在早些时候曾向保罗说过,他将在罗马为主作见证。现在保罗有些害怕这次错误计划的、危险的航程可能会使他提前丢掉他的性命。
2. 尽管他人的主意被听从(27:11)
注意: 保罗在讲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之后,还是要面对现实,就是说他的命运掌握在他人的决定之下。
3. 面对情况不好的环境(27:20)
注意: 在风暴中条件恶化时,保罗必须抓住他对神的希望──情况看起来非常不好。神是否可能也会弄错了!?
4.
听见神不断提醒我们他的信实(27:22,24)
注意: 神向保罗保证了保罗的平安──现在他必须信它,而且按着它来行事。
5.
因为神是神(27:23)
注意: 保罗依靠了他“所属、所侍奉的神”。保罗的信心的对象是神自己。
6.
充满信心地相信神会作到他所应许的事(27:25)
7.
行事证明我们的信心(27:31,33-35)
注意: 保罗警告了船上的人。保罗鼓励了各人,而且祷告,感谢神。
结论: 信心就是充满自信地、积极地相信神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理!(27:25)──他怎样说,就怎样成就。
神这样说了,就不必争论了,无论我相信还是不信它。
信心从来不是在黑暗中的盲目的跳跃,而是在知道神是谁的光中一个大胆的、信靠的脚步。
教导重点: 第二十六课
经文: 使徒行传28:1-31
金句: “保罗在自己所租用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胆传讲神的道,将主耶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28:30-31)
主题: 在米利大的事工
在罗马的事工
焦点: 使徒行传的冲击
主旨: 使徒行传虽然结束了,但是对徒1:8的不断的完成还在继续,直到主耶稣再来的日子。
教导方法:
简要地总结使徒行传28章。
用全书图表作为指南,对使徒行传全书给出一个综览。
用以下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与学员们进行交流或讨论──
1. 使徒行传全书的关键经节是哪一句?为什么?
2. 使徒行传中的哪一个人物对你影响最大?为什么?
3. 使徒行传中的哪一条原则、概念或真理对你冲击最大?为什么?(见学生手册第26课中的“主要教导”)
4. 年在使徒行传中学到的哪些使你最吃惊?哪些对你最有帮助?
5. 你在学习了使徒行传之后,准备在自己的思想或行动上作哪些改变?
6. 你自己参与了哪些完成徒1:8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