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后书
“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象基督耶稣的精兵。”
(提摩太后书2章3节)
提摩太后书
致:“耶稣基督的精兵”
使 命 1:1 1:18 |
品 格 2:1 2:26 |
挑 战 3:1 3:17 |
吩 咐 4:1 4:18 |
“将神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 神赐给我们“刚强、仁爱、谨守的心。” “总要按神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按他的旨意和恩典。” |
在恩典上刚强 专心致志 确信神的信实 做神的话语的学徒 分别为圣合乎主用 作主的仆人 |
危险 离道叛教者 ──那些敌挡真道的人 抵挡的武器 敬虔而行,和 神默示的话语 |
“务要传道” ── 目标: 渴望得胜 公义的冠冕 |
神的事工 |
神的勇士 |
神的话语 |
神的工价 |
提摩太后书大纲
“耶稣基督精兵”的战场手册(2:3)
问候:(1:1-2)
一.
委任(1:3-18)
1. 赞扬(1:3-7)
1) 感恩属灵的承传(3-5)
2) 提示属灵的境况(6-7)
2. 呼召(1:8-18)
1) 呼召我们勇敢大胆(1:8-12)
2) 呼召我们忠心信实(1:13-18)
二.
品格(2:1-26)
1. 在神的恩典中刚强(2:1-2)
2. 心思意念专一不二(2:3-10)
1) 象战士一样的献身(3-4)
2) 象运动员一样训练(5)
3) 象农夫一样的勤恳(6)
4) 献身福音(7-10)
3. 坚定确信神的信实(2:11-13)
4. 做神的话语的学徒(2:14-19)
5. 分别为圣合乎主用(2:20-23)
6. 努力作好神的仆人(2:24-26)
三.
挑战(3:1-17)
1. 背道的危险(3:1-9)
2. 抵挡背道者(3:10-17)
四.
吩咐和总结(4:1-22)
1. 吩咐(4:1-5)
2. 总结(4:6-18)
1) 渴望得胜(6-7)
2) 公义冠冕(8)
3) 敬虔朋友作陪伴(9-16)
4) 神的力量是安慰(17-18)
结束:(4:19-22)
第七课
提摩太后书
经文: 提摩太后书1:1-18
主题: 重燃恩赐
命令或吩咐: “为此我提醒你,使你将神藉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1:6)
大纲:
问候:(1:1-2)
一.
委任(1:3-18)
1. 赞扬(1:3-7)
1) 感恩属灵的承传(3-5)
2) 提示属灵的境况(6-7)
2. 呼召(1:8-18)
1) 呼召我们勇敢大胆(1:8-12)
2) 呼召我们忠心信实(1:13-18)
观察和注释:(提后1:1-18)
引言(1:1-2)
1. 你也许还记得介绍资料所提供的背景,写作提摩太后书是在大肆迫害基督徒的罗马皇帝尼禄的统治下。保罗当时第二次被监禁在罗马,正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主后66或67年)。传统的说法是:保罗不久就被砍头杀害。
提摩太后书是一封非常私人化的书信(1:1-4),是写给“我亲爱的(在真道[信心]里的)儿子提摩太”的(1:2),也同时是保罗对一位处于剧烈争战中的、有些失意沮丧的年青牧师的最后的指教。其中的命令是如此强烈,其中的语调是如此令人警醒──属灵的争战是严肃的大事!尽管如此,书信中还是有大量的鼓励的话和亲切的回忆。每个信徒都是耶稣基督的仆人──传道人(也是一名士兵),在这层意义上来看,这封信是写给我们,即所有奉耶稣基督的名的人。
属灵的承传(1:3-5)
2. 提摩太的母亲友尼基(一个犹太人)和他的祖母罗以,在提摩太属灵的成长中显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应低估基督徒家庭的属灵承传(1:5)。保罗为提摩太的真诚的(不是假敬虔的)信心而满心感谢。
属灵的状况(1:6-7)
3. 但提摩太似乎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保罗需要提醒提摩太“重新点燃”他的属灵恩赐──一个很难得的教导的恩赐。显然,这恩赐象是熄灭了。这里的比喻是一盆火的余烬还在闪亮,但是没有火苗了。提摩太需要向煤块吹风(翻动它们)挑旺火苗。赐给人属灵的恩赐是为了让人使用它们(见彼后4:10-11)。
4. 第7节述的或者是第二个问题,或者是第一个问题的原因。提摩太有一个“胆怯的心”,也许是他因为激烈反对、艰难困苦或不利环境而停止了他的教导。保罗从负面指出这样的心不是神所赐的;又从正面的角度讲述神所赐给的是:刚强、仁爱、谨守[自制]的心(见1:8,14)。象今天的许多基督徒一样,提摩太似乎也有些自我形象不佳,怀疑自己。治法则是要专注于神,不是从自我,而是从神那里支取力量。
呼召我们勇敢大胆(1:8-12)
5. 保罗现在提醒提摩太,他被呼来他作的事工是神的──要靠神的大能、“按他的旨意”成就(1:8-9)。如果提摩太认识、接受和实行这个属灵的真理,他就不会“以为主作见证为耻”,或怕为主作见证。
6. 保罗请求提摩太“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1:8)。我们有多少次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基督“跟从我”的命令?
7. 提后1:9-10是新约中最好的对福音的信息和方法的概述之一。特别要注意它强调了神已经为我们所成就的。
8. 神是最能保全和守护他所交托给保罗的(14节),还有保罗所信靠神来保守的(1:12)。
呼召我们忠心信实(1:13-18)
9. 注意在当时许多人都离弃保罗的情况下(15节),保罗给提摩太的最后两个命令是:
a) 要常常守着“纯正话语的规模(标准、模范、样子)”[所受到的圣经教导](1:13)
b) “从前所交托你的善道[放在这瓦器里的福音宝贝],你要靠着那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牢牢的守着。”(1:14;见林后4:5-7)。
在开始他的书信正文之前,保罗简单地鼓励心里有些沮丧的提摩太要忠心信实。提摩太需要作神呼召他的事──那是他的使命。
指导研经题
提摩太后书1:1-18
1. 属灵的承传(继承好的传统)有多么重要?(1:5)它在你的生命中所起的作用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2. 你目前的属灵状况是怎样的呢?(见1:6-7)
3. 如果你属灵的火还在发光,但没有了火苗,你如何重新烧旺呢起来?
4. 根据1:8-10节,谁对我们的得救和成圣负有责任呢?这些经节告诉你关于神的哪些方面?
5. 当保罗说:“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他意味着什么?
6. 在第14节所说的“善道”(字义:藏起来的宝贝),指的是什么?(见林后4:5-7)
7.
你个人把福音当成宝贝吗?
第八课
提摩太后书
经文: 提摩太后书2:1-26
主题: 作好士兵
命令或吩咐: “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象耶稣基督的精兵”(2:3)
大纲:
二.
品格(2:1-26)
1. 在神的恩典中刚强(2:1-2)
2. 心思意念专一不二(2:3-10)
1) 象战士一样的献身(3-4)
2) 象运动员一样训练(5)
3) 象农夫一样的勤恳(6)
4) 献身福音(7-10)
3. 确信神的信实(2:11-13)
4. 做神的话语的学徒(2:14-19)
5. 分别为圣合乎主用(2:20-23)
6. 作好神的仆人(2:24-26)
观察和注释:(提后2:1-26)
在第二章里,保罗详细地描述了“耶稣基督精兵”的品格(2:3)。其比喻的形象是取自军队,用来比喻属灵的争战是相当合适的。特别要注意上战场的呼召:“要和我同受苦难”(2:3;1:8)。属灵的战争不是闹着玩儿的。
在神的恩典中刚强(2:1-2)
1. 首先,保罗提醒提摩太如果他希望成为一个“好”士兵,就必须倚靠神的大能,而不是他自己(见1:7,14)。要因神而刚强,而不是靠自我。
2. 提摩太应该靠着神给的能力,致力于倍增的事工──装备“忠心的人”去“教导别人”。
心思意念专一不二(2:3-10)
3. 保罗用了三个日常的形象来描述所渴求的品格:
士兵
运动员
农夫
每一个形象都表达了一个要点。
4. 一个士兵首先需要明白(属灵的)争战是充满艰难和痛苦的(2:3)。这需要他有完全的忠诚、顺服、和献身。争战必须是他生活中最优先的事(2:4)。请参看马可福音4章19节中所描述的每日生活中的缠累。
5. 运动员是一幅严格训练、自制和忍耐的图画。为了嬴得比赛,他必须按规则比。基督徒也是一样,必须根据神的规则手册──圣经──来跑那生命的路程(2:5)。
6. 农夫是勤恳和出苦力的。他的目标是生产粮食,享受他的劳动的果实,并与他人分享。同样,农夫也必须是有耐心,从根本上说,他要倚靠神(靠天)才能得丰收。基督徒不也是一样吗?
7. 一个属灵精兵的注意力焦点必须总是在福音上,为使失丧的人得救恩。
坚定确信神的信实(2:11-13)
8. 一个耶稣基督的好士兵确信神的绝对信实,尽管他自己有可能失信(没信心)(见哀3:21-23)。第11-13节也许是早期教会的一首圣诗或一条信经。
做神的话语的学徒(2:14-19)
9. 一个耶稣基督的好士兵将主修神的话语,而不是人的词句!
注意保罗多次提到人的话语和它们的相对价值──每一个圣经教师都应仔细倾听保罗在这里所说的,而使他们的事工得益!例如:一个信徒不应该:
“为言语争辩”(2:14);参与“世俗的虚谈”(2:16);以“愚拙无学问的辩论”为娱乐(2:23)。
并注意其结果:
“没有益处”和“只能败坏听见的人”(2:14)
“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2:16)
“如同毒疮,越烂越大”(2:17)
“起争竞的”(2:23)
“败坏好些人的信心”(2:18)
1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15),提摩太要象苦工一样“竭力”地(学习)“真理的道”(圣经),为了能正确地分解(直线切割,直截了当),就是准确地解释和应用,神的话语。这里直截了当地分解神的话语的比喻是来自保罗作为一个织帐篷的人的经验。如果帐篷要能合适地拼接在一起,材料(在当时是皮子)是否剪切得笔直是非常重要的。同样,这也适用于神的话语。传讲神的话语需要勤奋地学习和劳苦的工作,加上圣灵的光照,使一个信徒可以正确地分解神的话语(见以斯拉7:10)。没有捷径可以取代勤奋的学习!
11. 这里所提到的异端教导是与“复活的事已过”(2:18)一说有关系的。它也许指的是一种教导,说:基督的复活对他人只是象征性的,除了基督之外,没有人有身体的复活,只是“灵魂”的复活而已;也可能是指另一种说法:只有那些暂时的,在基督被钉十字架期间所发生的圣徒的身体的复活。(见太27:51-53)。不论是那一种说法,基督和圣徒身体复活的教义是福音的核心(见林前15:1-4;35-54)。假教师们在这个重要的真理上争辩,就“败坏了好些人的信心”(2:18)。
12. 无论如何,提摩太不要让那些假教师动摇他自己对神的信心(2:19)。提摩太所立足的真理的基石是神自己(1:12)。神知道谁属于他的(见约10:26-30),而信徒通过“离开不义”而显明他们是属于神的。
分别为圣合乎主用(2:20-23)
13. 保罗现在以大户人家用的器皿来作比喻。金器和银器是贵重的,而木器和瓦器是卑贱的(2:20)。其意思是要避开不义(邪恶),或从字面上解释,是远离假教师和他们错误的教导。要“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人必要“圣洁”(就是分开、为神的缘故被分别出来的意思),就是脱离那些污秽的人和事(包括他们的教导)(参罗9:21-23)。在教会中,总是既有真正的基督徒(麦子),也有假的信徒(稗子),就是撒旦所播种来阻碍神的事工的(见太13:24-30)。
14. 保罗在这段给了提摩太一个正面的命令和两个负面的命令:
(+)“追求公义、信德(信心)、仁爱、和平”(2:22)
(-)“逃避少年的私欲”(2:22)
(-)“愚拙无学问的辩论(猜想)总要弃绝”(2:23)
注意,追求和逃避都用的是现在时态──“不断地逃避”和“不断地追求”──表明这是一个过程。对那些“求告主名”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要出于“清心”(2:22)。(见诗24:3-6)。
努力作好神的仆人(2:24-26)
15. 保罗在这里列出了“耶稣基督的精兵”的最后一个特性,就是在作神所交托的事工时,具有仆人的精神。
16. 提摩太是要作“主的仆人”(2:24),甚至在抵挡假教师和异端时,也“不可争竞”(2:24),而是
“温温和和的待众人”(2:24)
“善于教导”(2:24)
“(被错待时)存心忍耐”(而不是怨恨神)(2:24)
“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2:25)
17. 其目的是拯救,不是惩罚。或许神会将他们从撒旦的捆绑下解放出来,“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2:26)。(参林后4:1-4,提后3:7)
指导研经题
提摩太后书2:1-26
1. 作为基督徒,你真的认为自己是“士兵”吗?或者是运动员?农夫?
2. 作为一个基督徒,从什么意义来看,你是被召来受苦难?
3. 在你的生活中,什么事会使你离开或干扰你对基督的献身?(见2:4;可4:19)
4. 你对神的信实有多少信心?你的信心是建立在什么上面?
5. 提摩太后书是否教导我们有一个圣经赋予的责任,就是学习神的话语?如果是,那么学习是为了什么目的?
6. 一个基督徒应如何与那些在教会中参与不义或教导异端的人相处?
7. 用提摩太后书中关于好士兵的六条特征来衡量自己。
第九课
提摩太后书
经文: 提摩太后书3:1-17
主题: 神的圣言
命令或吩咐: “但你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3:14)
大纲:
三.
挑战(3:1-17)
1. 离经叛道的危险(3:1-9)
2. 抵挡背道的方法(3:10-17)
观察和注释:(提摩太后书3:1-17)
在第3章里,保罗讲述了离经叛道(背离信心的真道)的危险(1-9)和抵挡背道的方法(10-17)(敬虔的生活和神的话语)。本章中描述的不敬虔和敬虔的特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离经叛道的危险(3:1-9)
1. “末世”(3:1)一词很可能是指从基督受难到他再来之间整个教会时代。但这里所描述的的背道现象将在基督再临之前的大灾难期间大大地加剧。(见帖后2:3;太24:9-12)。对不敬虔和玷污的详细描述如此贴切地反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境况,也反映了保罗时代的境况。
2. 第1-5节形象地描述了不敬虔的人的特征。特别要注意以下列出的几点:
“专顾自己”(3:2)
“贪爱钱财”(3:2)
“违背父母”(3:2)
“忘恩负义”(3:2)
“不能自约”(3:3)
“爱宴乐,不爱神”(3:4)
“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3:5)
3. 提摩太要小心“躲开这等人”(3:5)。
4. 在第6节,我们看到这些不敬虔的假教师牢笼软弱的妇女,异端的教导常是伴随着道德的堕落。
5. 其结果是:他们“常常学习,终久不能明白真道”(3:7)。这段经文正是我们今天“福音派”中许多人的写照,若没有正确的信心指导,知识本身只会叫人自高自大(林前8:1)。
译者补充:现在的教会里虽然宗派名目很多,但是在思想上主要是分为“自由派”、“福音派”、和“灵恩派”三种,
一个世纪以前,在所谓的“主流宗派”教会(主要有:信义宗[路德会]、改革宗[长老会]、安立甘宗[圣公会]、卫理宗[卫理公会、循道会]、浸礼宗[浸信会]等等)及其神学院里,出现了大量的“不信派”(自由派、新派)学者,声称他们的知识给了他们批判圣经的权威。当时与之对立的是所谓“基要派”基督徒,他们指出根本的问题是信心的问题,也是灵里的问题,又提出真基督徒的最低标准是必须相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等七条基要信仰,凡不相信这些基要信仰的人则不被认为是真基督徒,不管他在教会或神学院里的地位如何。后来“基要派”对外又称“福音派”,就是一切相信基要信仰的人即被视为基督徒,其余的不同观点则可以在神的一家里宽容、讨论。“福音派”一词后来基本上成为“真信徒”的代名词。
靠神的恩典,福音派近年来发展壮大。但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和宽容性,其中的成分很复杂。有相信全部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话语,要用“历史/语法解经法”字义(实意)解经,并要对圣经教导的全部教义完全顺服的“基要福音派”,对外又称“保守福音派”;也有除无条件接受基要信仰外则有选择地接受其他圣经教义的“进步(主流、自由、新派)福音派”。后者有一个问题是愿作基督的信徒,不愿作门徒。除了爱主之外,也爱世界。今天,自称“福音派”几乎已经不够了,还得自称“基要派”才能让人清楚你的信仰。
还有一些基督徒被福音派视为福音派,因为他们相信基要信仰;但他们自己不这样自称。其中较为保守、传统的一面有“改革宗(归正宗)”教会,他们坚守宗教改革时路德、加尔文提出的“主权拣选、因信称义”等教义,但同时也继承他们的无千禧年派末世观,不能接受基要福音派的字义解经所带来的前千禧年派末世观,认为它太悲观、太“出世”,认为教会应该“入世”,参与改造社会。过去,有些基要福音派基督徒确实太“出世”,放弃了基督徒在今世的一些应尽的责任和应有的权利,从而给了魔鬼一些在教育界和政治上迫害基督徒的不该有的有利条件,这应该改正,也已经得到一些纠正。但是基督徒从永恒的眼光看确实是“出世”的,因为我们在地上只是过客,我们的家是在天上。那里应该是我们的财富和心之所在。神留我们在世界上,却要求我们不属于这世界。在“入世”和“出世”的问题上神要求我们有合乎圣经的平衡。
福音派基督徒近年来办了很多神学院,也从学术上作了很多工作。基本上证明了基要派以前的观点,即根本问题是信心和灵里的。同样的事实可以推出不同的观点,是因为预设的不同。预设是在被证明之前就被假设是正确的,被当作公理、按着信心接受的。信心实际上已是宗教的范畴。科学、考古、历史、哲学等等不但不能证伪圣经,而且客观根据越来越证实圣经所声称的一切真理。
在我们应为此可喜可贺之时,也应看到,信仰纯正的福音派教会今天正面对以前“主流教会”所面对的问题:即知识正在变成信心的障碍。对牧师,知识和学位几乎代替了生命和经验。对会众,教会几乎等于学校,敬拜就是上课。人们在神的家里反而想念神自己。原因是人们混同了造就门徒与传授知识。造就门徒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生命的传递,是生活的模仿,是事工的分享。知识是一生学不完的,门徒却有出师的时候。神只与顺服他的人同在。当一个人心里有了耶稣作主;头脑里有了基本的圣经知识;生活上能除去恶习,基本上达到敬虔圣洁、无可指责的地步;又有了如何事奉的经验;他就是一个被装备(成全)了的圣徒,可以去“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了(弗4:12)。一个顺服神、事奉神、天天在属灵的争战中为主传福音和造就门徒的基督徒永远会感到神的同在。即使在感不到的时候,他也知道神与他同在,否则他活不过一分钟。
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大部分在基要信仰上属于福音派,但又自称不是福音派的是“灵恩派”。它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福音派教会中缺乏对神的亲近感的一种反应。除了其中的“信心运动[繁荣神学]”已走到异端的地步,大部分还是在正确基要信仰里面的。其前身一是卫理宗的“圣洁派”,追求一步登天的完全实际成圣,在达不到时则追求得救确据的主观感觉;另一个是“五旬节派”,其教导有所谓“穷人的神学”之称,因为他们的神学是基于不看上下文、断章取义的串珠解经法。其重感觉不重经文、和反知识的倾向,在其圣灵学、救恩学、成圣学和教会学上留下了许多印记。因为他们追求分享神的“能力属性”过于追求神的“道德属性”,所以有不注意区分圣灵和邪灵,只要超自然、属灵就好的问题,故被恰当地称为“乱信派”。为什么一个有许多问题的派别会兴旺呢?就是因为他们强调与神亲近的敬拜方式,对厌烦了主流自由派教会里的庄重和冷淡,和保守福音派教会里的正确但被动、缺乏参与的基督徒有很大的吸引力。注意,今天的灵恩派在神学上正向福音派靠拢,以“正统化”自己;同样,今天的福音派在敬拜形式上也正向灵恩派学习,以“平民化”自己。但是最近,又有新趋势,人们又开始想念传统主流教会中的庄重礼仪了。
知识不应成为信心的障碍,但是可以作信心的帮手。神要我们在知识的问题上也有合乎圣经的平衡。神既不要我们“不信”,也不要我们“乱信”。他要我们有“正信”,不但要信得正,而且要行得正。只要凭着圣灵的力量、照着圣经的指教正着去行,他就应许与我们同在,我们可以凭着信心接受这个真理。
神的真教会里应该除去“不信派”的怀疑,但在洗礼和掰饼等圣礼中可以保留传统教会中仪式的庄重和对神的敬畏感;要建立“正信派”教会,坚持正确的教义(信条),在真信心上不断增加真知识,并转变成真生活、真事奉,但要防止失去我们对基督最初的爱(启2:4);要防止“乱信派”的轻信,但是可以接受一些新的敬拜形式,让会众感到亲切和参与感。从根本上讲,教会要变成造就主的门徒的教会。撒旦要我们抓小节(形式、风格、文化)而分帮结派,但偏离根本(基要信仰、圣经教义、门徒训练),不管左右都行;我们则要抓住根本,无论左右,一点也不偏离,但在小节上可以宽容、可以改进。神的家是一个严肃的真理的家,也是一个自由的丰富的家。
6. 注意他们(假教师)是“抵挡真道”和“心地坏了”(3:8)。传统的说法是:雅尼和佯庇是埃及的魔术师,他们抵挡摩西(出7:11)。绝不能信任这样的人来教导,他们将如雅尼和佯庇一样显露出来,而且将比他俩还要坏(3:13;见罗1:21-32)。
7. 很可能正是保罗所描述的这种抵挡的力量使得提摩太有“胆怯的心”(1:7)。
8. 这些人不是因为“危险的日子”而败坏的,而是这些本质败坏的人在制造危险的日子!
抵挡背道的方法(3:10-17)
9. 提摩太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对付这些人,保罗的回答是在10-17节中,敬虔的生活和神的话语。
10. 保罗对提摩太的第一个回答是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他的敬虔的生活:
“教训/品行/志向/信心/宽容/爱心/忍耐/逼迫/苦难”
(3:10-11)
特别要注意的是最后两项和12节──“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逼迫是对我们基督徒身份的肯定,也表明我们正在为基督产生影响。(见可10:30;太5:10-12;约15:18-21;16:33;彼前4:19;雅1:1-3;罗5:5-10)
苦难一般是以两种形式中的一种:
a. 神的直接管教(来12:5-11;林后12:7-10)
这样的苦难是为了产生圣洁,是可以靠对神的顺服和我们对罪的悔改而避免的(约壹1:9)。神的管教(训练)是源于我们不断地犯罪和叛逆,这样的管教在发生时不会是愉快的。
b. 来自世界的苦难(包括逼迫)(间接地看,也是神所允许的)(约16:33;15:18-21)
这样的苦难是由世界、罪和撒旦所设计的,为了压垮我们。它们是我们所不能逃避的(提后4:12)。但神可以利用这些苦难来成就他的旨意,荣耀神,在我们里面塑造基督的品格(生发敬虔)。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些苦难,我们的态度可以使苦难成为喜乐的经历!(雅1:1-3;罗5:5-10)
11. 保罗对提摩太的第二个回答是继续活在神的话语里(3:14)。需要珍藏真理去驳斥异端。
12. 注意圣经的两个主要目的是:
a. “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3:15)
b. “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各样的善事。”(3:17)
13. 在3:16中,是对默示圣经的教义最经典的陈述: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字面的意思是:被神吹了气息)。(原文的)每一个字都是神的气息。圣灵也指引和监督那执笔的人。(彼后1:20-21)
无误性(原文没有错误)是圣经默示论教义的自然流露。如果这些确实是神的话语,就可以没有错误──神是完美的。
14. 注意,圣经也是有用的(有益的):
a. 教训
b. 责备或督责(定罪)
c. 改正错误(恢复)
d. 教导人学义
在一个敬虔人的生活中,没有可以替代神的话语的替代品。
指导研经题
提摩太后书3:1-17
1. 在3:2-4中所列出的特性中,哪些适用于你个人?
2. 今天,是否可以这样说大多数的教会是“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3:5)如果是这样,这反映了什么呢?
3. 你认同第7节的经文吗?
4. 对基督徒来说,受迫害是否是不可避免的?
5. 你曾为了福音的缘故被迫害吗?如果是,是怎样的情形?为基督的缘故受迫害表明了什么?
6. 根据3:14-17,神的话语的目的是什么?
7. 你个人是如何看待圣经默示论和无误论的信仰的?(见3:16)若有人提出圣经有误或不一致的论点,你该如何回应?
第十课
提摩太后书
经文: 提摩太后书4:1-22
主题: 生活目标
命令或吩咐: 传道…责备、警戒、劝戒(4:2)…尽你的职分(传道)(4:5)
大纲:
四.
吩咐和总结(4:1-22)
1. 吩咐(4:1-5)
2. 总结(4:6-18)
1) 胜利的渴望(6-7)
2) 公义的冠冕(8)
3) 敬虔的陪伴(9-16)
4) 神力的安慰(17-18)
结束:(4:19-22)
观察和注释:(提后4:1-22)
保罗以非常严肃的吩咐和一些非常个人的评论结束了他给提摩太的第二封书信。
命令(4:1-5)
1. 保罗对提摩太最后的嘱咐象法庭公告一样有分量,这是因为耶稣基督是神、他将来的审判和他的国度(4:1)。在保罗看来,基督的再来是迫在眉睫的(任何时候都可能会发生),这就提供了保罗全部的动机为神的事工传福音。
2. 在第2节告诫提摩太:
“务要传道”(预告或宣告)
“准备好”(总是专心预备)
“责备人”(说服,定罪,面对)
“警戒人”(改正和重整)
“劝勉人”(鼓励,鞭策,劝戒)
“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教导)
仔细注意:没有告诉提摩太去分享自己的话,而是要传讲神的话!这个告诫正是今天在福音派教会中最迫切需要的!
3. 第3节解释了为什么要注重(主修)神的话语,而不是人的话──人会离开正确的教导(健康的教义),喜爱他们自己想听的,实际上,就是那使他们耳朵发痒的──如故事性的、奇怪的、动人的、新鲜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有创意的东西。他们也就围绕在教导这些东西的教师周围。这里所强调的倒不是教师,而是那些“掩耳不听真道”的听众。但是教师讲什么也很重要,因为惟有神的话语能改变人的生命。
4. 因此,提摩太要谨慎地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陷入那些没有永恒意义和价值的事务),“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主要是传福音),尽你的职分(完成你的事工)”(2:5)。
保罗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使用唯一有效的药方抵挡假教师和异端的毒品──从神的话语里教导正确的教义。(见来4:12;弗6:17)
总结(4:6-18)
5. 胜利的渴望(4:6-7)
保罗这里的话(4:6)是符合一个知道自己就要离世的人所说的。他是在“被浇奠”的过程中,这是把液体浇在祭物上,使火苗升腾烧掉祭物。(见民28:4-7)。保罗的生命真的象活的祭物。(见罗12:1;腓2:17-18)。“离世”在这里的意思是“释放”──保罗描述他的死亡就是他的灵魂离开他的身体。
6. 保罗可以自信地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4:7)
我认为保罗这里所用的隐喻都是与希腊的体育竞技有关的(参来12:1-3;林前9:24-27)。
保罗在生命的奔跑中的努力成功了,遵守了规则,跑完了全程。为此,他就得到“公义的冠冕”(4:8)。冠冕在这里是指给予在希腊比赛中得胜的人用月桂枝编成的花环,而不是皇冠。
公义的冠冕(4:8)
7. 或许“冠冕”就是公义本身,也许“冠冕”是给过公义生活的人的奖赏。如果是后一种,得奖者会在赞美和敬拜中把它敬献给主基督(启4:10-11)。
生命的目的是为了过敬虔的生活,得神的喜悦,和为他的旨意结果子。在其中有真正的完全和满足。保罗知道他已经胜过了试探,并鼓励提摩太在他的生命的奔跑中努力。如果你今天死了,你能回应保罗在4:7中对胜利的渴望吗?
敬虔的陪伴(9-16)
8. 现在,保罗给提摩太一些私人的叮嘱和几个请求。
9. 注意路加和马可忠实于保罗和主耶稣,而底马却“离弃”了保罗,因为他“贪爱现今的世界”(4:10-11;见可4:19)。一个叫亚力山大的人也给了保罗“许多伤害”。(4:14-15)
神力的安慰(17-18)
10. 有敬虔的朋友是极大的安慰,但我们所必须需求的是主耶稣的力量和支持。(4:16-17)
11. 注意,为什么主“加力量”(注入能力)给保罗──为了完成宣告福音(4:17)。保罗也从书(原文是复数的“书们”[biblia],和“圣经”一字[Bible]有相同字根。圣经一词的本意是“书合成的书”或“书中之书”。这里保罗所要的很可能是圣经以外的书)和皮卷(最可能是旧约圣经)中得力(4:13)。
12. 这里所提到的“狮子口里”可能是指罗马的皇帝尼禄,或者是泛指象但以理一样的遭遇。
13. 第18节是另一个即兴的颂赞──三一颂(参太6:13)。
结束(4:19-22)
14. 保罗以个人向一些敬虔的男人和妇女问安结束了这封充满指教的书信,保罗在信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神的恩典──使提摩太成为耶稣基督的精兵,完成他被召的事工。(4:22;1:2)
指导研经题
提摩太后书4:1-22
1. 在提后4:1中你了解到哪些基督仍将作的事工?
2. 为什么传“神的话”而不是人的话是极关键的?
3. 你是否知道、认识任何人,就是那些只想“耳朵发痒”,而不愿被神的话所喂养的人?
4. 如果神今天就接你回天家,你能问心无愧地说保罗在提后4:7的那番话吗?
5. 那不离弃你的,真正敬虔的朋友对你有多重要?底马所代表的问题(第10节)是否罕见?
6. 你的倚靠最后必须放在谁的身上?(见4:18)